2001年年底,上海市集邮公司报告,一位上海邮票预订户向窗口的营业员提出,一年前预定的邮票款,利息应该返还用户。这位用户很执着,要求集邮公司必须给个说法,否则不会离开。最后集邮门市部的主任出面,答应一定向上面反映用户的意见,并且赠送了些集邮品后用户才离开柜台。这个小插曲是20世纪90年代初实行邮票预订政策以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唯一一起预订户索要利息的案例。《新中国邮票史》作为邮政背书的权威书籍,也对这段历史进行了评价:“上海人之精明为各地所不及,这个地域产生的特殊的经济头脑当令人刮目相看。”
这件事反映到邮资票品管理司后,立即引起了热烈的讨论。有人认为,预定款既不是定期存款的概念,也不属于活期存款,随着邮票的陆续发行,钱款会逐套减少,用户的主张是不恰当的。也有人认为,用户的主张是经济条件下,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逐渐成熟的一种表现,即便是按照活期储蓄递减的方式计算,也应有少量的利息,应予补偿。
时任邮资票品管理司刘建辉司长支持了后者,他认为,这些问题的提出有合理的成分。管理者在制定有关政策时,没有考虑周全,当属失责。这种疏漏却给基层带来了好大的麻烦,应予检讨。用户讨要利息属于消费者维权的主张,应该予以认真对待,并且要妥善地给予解决。怎么解决又成为接下来需要思考的问题。如果直接补偿钱款,那么对于操作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不仅每一个预订者每次取票的时间不同,而且预定的品种多样,面对百万的预订户将是个非常大的工作量。
也有人提出,制作一款集邮品作为全款预订户的补偿,对比直接退款,这种方式显然更为容易。只是如果按照几百万的预订户制作,每一款集邮品放入2枚邮票,那么某套邮票的发行量将变得非常之大,这对于异常敏感的市场来说,极易产生误读,可能出现事情没办好还惹来一片骂声的局面。时逢第二轮生肖邮票即将结束,在进行第三轮生肖邮票策划时,刘建辉突然有了补偿的灵感,2004年是第三轮生肖邮票的起始年,可以制作一款特别的小版张,专门用于赠送全额预定款的用户,利莫大焉。
这样一是从“龙头”开始发行,赠送小版可以自成一个系列,不至于像兑奖生肖小版那样虎头蛇尾;二是不公开发售,只用于赠送特殊群体——全额预订户,一定会获得预订户的欢迎;三是生肖邮票本身发行量就大于常规邮票,赠送版增加的量对市场影响微乎其微,所以方案提出后很快得到了国家邮政局的认可。2004年1月5日,《甲申年》邮票如期发行,不久,凡是全额预定2004年纪特邮票的用户,都先后得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带有4枚“甲申年”黄底色的赠送小版张。
小版张小巧玲珑、精致得体,明黄的底色上印有甲申“猴”的脸部特写,得到了当年集邮者的极大认可。国家邮政局发行赠送小版张的初衷,是对全额预定纪特邮票用户的一种补偿和回报,查阅邮政留存的预订数据,2004年预订量共计392.2万,如果严格按照预订量来印刷,首套赠送版的发行量不会超过这个数,与2025年《乙巳年》四轮蛇赠送版的414万发行量属于同一量级。
四轮生肖邮票还剩2套就要收官,赠送版也即将迎来完整的两轮,在为数不多的邮票福利中,赠送版一定是惠及集邮者人数最多的一个,2001年争取利息的那位预订户,值得被集邮者记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