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佳邮评选失去悬念,干脆取消发行评选张吧

随着集邮爱好者关注度的逐年升高,第45届佳邮评选将于3月1日拉开帷幕。此次评选的最佳邮票究竟会是哪一套,我们不得而知。但评选的本质问题却不容忽视:原本应充满悬念和趣味的活动,正逐渐沦为一场公关秀,失去了真正的公平性和客观性。随着评选过程的商业化加剧,最受关注的已不再是邮票本身,而是其背后的利益和题材。佳邮评选失去悬念
曾几何时,佳邮评选是集邮界的盛事,吸引了无数爱好者的关注。然而,近来的评选活动却失去了悬念。评选结果往往看似已经注定,票数的不透明和外界压力使得评选过程不再公平。尤其是票数的隐匿性,让投票变得像一场默契达成的游戏,票选者很难看到各票间的真正竞争力。这让一些原本具备优秀艺术价值的邮票,往往被大主题和庞大背景所淹没。过度商业化影响评选结果
另一个不得不提的问题是,过度的商业化已经开始腐蚀佳邮评选的纯粹性。与其说评选是为了挑选艺术水平最优的邮票,不如说它已经被市场需求所绑架。
每一届的最佳邮票评选,几乎都伴随着特供邮票的发行,这使得每一次投票不仅仅关乎艺术,还涉及到背后的商业利益。若评选结果因大题材的热门性而偏离邮票本身的质量,这样的评选还值不值得继续?取消特供张是唯一出路
说到底,佳邮评选应该回归初心,注重艺术价值而非商业化操作。取消“最佳邮票特供张”的发行,将是纠正当前问题的关键。若能将“最佳邮票”评选与“纪念小型张”发行分开,专注于文化和艺术的深度传递,或许能让评选回归到纯粹的邮票艺术上。试想,如果每年发行一套小型张来纪念这一奖项,而非持续推出商业化的特供版本,集邮爱好者将能重新感受到评选的真诚和纯粹。影响与总结
佳邮评选的影响力已经逐渐褪色,最初的光辉已被商业化和功利化的阴影所掩盖。若不改变现有的评选机制,继续维持目前这种失去公正性的局面,评选活动将只能沦为形式主义的空壳。邮票作为文化载体,其价值不应仅仅体现在市场的风口浪尖。希望能有更多理性声音加入,促使这一活动重归本源,让集邮重新成为一场对艺术和文化的真实追求,而非盲目追逐商业利益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