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佳邮评选变得越来越功利,毫无悬念!干脆取消发行评选张

最近,集邮界的“45届佳邮评选”又将拉开帷幕,地点设在黑龙江漠河。每年这个时候,总会引发一阵关于“最佳邮票”的热议。但不知为何,越来越多的邮友开始觉得这场评选仿佛只是个形式,缺乏了往年的热血与悬念。究竟是评选本身出了问题,还是我们的眼光发生了变化呢?评选悬念丧失,投票变得功利
过去的佳邮评选,是集邮爱好者们热情参与的盛会,但现在却显得越来越功利化。票数不公布,无法了解各票之间的差距,这让人感觉评选结果已经成定局,缺少了真实的竞争感。而且,最受关注的评选环节已经被“重大题材”的邮票所绑架,究竟是为了纪念历史,还是为了满足商业化的需求?这个问题让不少邮友感到疑惑。从佳邮到“发行周”背后的商业化趋势
看看每年“佳邮评选”后,紧跟着而来的是一套特供邮票。这些邮票不是因为它们的艺术价值,而是为了营销和推广。
。我们都知道,邮票的意义远不止于一个商业工具,但现状的“佳邮评选”似乎越来越偏离了这个轨道。让评选回归初心,取消特供邮票
如果继续沿用如今的评选模式,不如干脆取消那些绑定发行的“特供邮票”,让每年的最佳邮票评选更加纯粹,避免外界因素的干扰。如果真的想让佳邮评选更具纪念意义,或许可以考虑每年发行一枚具有文化深度的小型张作为纪念,而不是通过商业化邮票来搅动市场。这样,评选结果能更集中在邮票本身的艺术价值和收藏意义上,而非外部的利益。有悬念,才有意义
“佳邮评选”不再具有悬念,失去了它曾经的影响力。毕竟,这本该是一个展现邮票文化和艺术价值的场合,岂能让它被功利主义所吞噬?如果无法恢复真正的纯粹性,或许这场评选真该悄然结束了。或许我们不必继续“硬撑”这些过度商业化的活动,而是应重新思考如何通过更具文化内涵的方式,去传承和发扬集邮的传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