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4年邮票发行的临近尾声,包括邮资封片、普通邮资封片的相关发行都进入尾声,目前尚有一款普通邮资封片预计在20号发行,此后就应该彻底进入收官阶段了。2024年邮票预订工作的退款事项也应该提上日程了。
目前,已经有集邮爱好者对2024年全年的各类预订邮品的相关消耗做了统计,大部分预订类别都有不同程度的退款事宜。
其中,套票预订款为 180 元,实际发行 142.7 元,需向用户退款 37.3 元。年册预订款为 200 元,实际售价 162.7 元(含空册款20 元),需向用户退款 37.3 元。小版票的预订款为130 元,实际发行 79.8 元,需向用户退款 50.2 元。小版册的预订款为130 元,实际发行 97.8 元(含空册款18 元),需向用户退款 32.2 元。大版票册的预订款为1500 元,实际售价 1132.6 元(含空册款 85 元),需向用户退款 367.4 元。方连年册的预订款为700 元,实际售价 466.8 元(含空册款 66 元),需向用户退款 233.2 元。纪特邮资封片的预订款为40 元,实际发行 30.3 元,需向用户退款 9.7 元。普通邮资封片的预订款为40 元,实际发行 6 元,需向用户退款 34 元。首日封的预订款 265 元,实际发行 201.3 元,需向用户退款 63.7 元。PZ 折的预订款为200 元,实际发行 91 元,需向用户退款109 元。
中国香港邮票的预订款 450 元,实际发行 550 元,用户需补款 100 元。中国香港年册的预订款为 480 元,实际发行 580 元,用户需补款 100 元。中国澳门邮票的预订款为450 元,实际发行 390 元,需向用户退款 60 元。中国澳门年册的预订款为480 元,实际发行420 元,需向用户退款 60 元。同心版年册的预订款为1200 元,实际发行 1233 元,用户需补款 33 元。
也就是说只有中国香港邮票(含年册)和同心版年册的全年发行超出了预订款,其余部分都是没有完成全年的预计消费额度,也就是预订款都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退款行为。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邮政在统筹全年的邮票、邮品的发行中规划性不足,“预算完成率”太低。其中,尤其是普通邮资封片,全年预定费是40元,结果只发行了6元,完成率仅为15%。既然发行率这么低,完全可以把全年的普通邮资封片的预订金额改为20元,没必要非要弄成40元。
在大部分预订款都无法完成的时候,说明邮政在制定全年的发行计划时过于随意和想当然,在征订时并没有统筹做好来年的整个发行计划和构想,只是按照传统的一种价格设定取舍让用户进行盲订。此外,这样的发行规划,让用户的资金闲置,虽然看似每个个体没有多少钱,一个人或许只是预订一两个类别,也不过几百块而已。但是,如果预订用户足够庞大呢?
简单地说,如果有100万的预订户,每个人预订款是200元,那么也是2亿元的沉淀资金,能够产生的利息其实也不是一笔小数目了,这笔钱用在何处了?邮政从来不屑于给自己的忠实订户解释,只是到年底的时候,退款了事。甚至有的地方,还经常以暂时没钱为由进行拖欠。难道邮政的预订和退款也是收支两条线?糊弄一时算一时?这样的预订完成率就没有一个考核吗?
众所周知,全国财政每年都还有一个预算完成率的考核呢,邮政的预订款就这样稀里糊涂地“沉睡”吗?在规划全年的发行计划的时候,如果说邮票的审核比较严格,难道各种封片的审核也是如此吗?就不能合理规划出一个相对靠谱的价格空间吗?普通邮资片,谁都知道一年不可能发行40套,但邮政的预订就是要收取40元的预订款,这显然大部分都是“沉睡款”;很显然,目前的预订模式和相应的类别设置,金额设置,都是一种经验主义在作祟,没有考核指标,没有完成指标,只是想当然地在做了。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