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短腿特供模式可以拯救新邮?将发行量降到100万!

近年来,新邮一上市就打折的现象已经让无数集邮者心灰意冷。2019年以来,邮票的发行量虽逐年下调,但市场却没有如期出现复苏,反而愈加低迷。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现象?在这样的背景下,短腿特供模式能否成为拯救新邮市场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而将发行量降至100万,又是否真能扭转乾坤?降量不涨:发行量逐年减少的尴尬局面
从2019年起,邮票发行量从1000万骤减至700万,这是近年来降幅最大的一次。之后的几年,发行量虽有进一步下调,但幅度却愈发微小。2020年最低发行量跌破600万,达到了599万,这是自1987年以来首次出现的情况。而在2021年和2022年,最低发行量也仅是小幅减少到590万左右。进入2024年,发行量基本稳定在600多万。然而,连年缩量并未带来邮市的回暖,甚至连发行量降至530万的《莫高窟(二)》小型张都难逃打折的命运。这种情况不禁令人质疑:600万的发行量到底还是不是一个合理的数字?在这一系列降量举措中,邮政系统似乎在试图挤干市场中的“水分”,但效果却微乎其微。这一现象表明,仅仅依靠“挤牙膏式”的降量根本无法改变邮票市场的颓势。按需发行:是救命稻草还是治标不治本?
今年,《西游记》双联小型张在网厅预售,其特殊之处在于采用了根据预定量确定发行量的模式。集邮协会会员最多可以预购3张,单价依旧是20元,且今年的新票特别采用了丝绸版本。尽管如此,市场对于这款邮票的热情依旧不高,原因无非是历年双联小型张几乎全部沦为“烂大街”之物,即便发行量从300多万逐渐下调至100多万,仍未逃脱打折的命运。此次按预定量发行是否真能改变这种局面?不难看出,双联小型张发行量之所以未能反映真实的市场需求,是因为预定量中充斥着大量水分。会员特供的形式原本是为了保证集邮者的利益,但市场上大量的货源暴露出发行量并非根据真实会员数量而定。因此,这种按需发行模式未必能带来市场的根本改善。即便发行量大幅下降,价格能否显著上涨依然是个未知数。再者,即便新邮改为按需发行,行情就能随之暴涨吗?答案恐怕不尽如人意。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邮票市场之所以能掀起狂热,主要是因为集邮者数量迅速增加。1997年,官方数据显示全国集邮者超过1700万,而当时的邮票发行量仅为2300万左右,这个数字仅比集邮者数量多了35%。而如今,集邮者的数量最多只有70万,而邮票发行量却仍维持在600多万,远超市场需求。因此,即便调整为按需发行,邮票价格的上涨空间也非常有限。向短腿特供转型:新邮的最后一线生机?
目前来看,能够在市场上有所表现的也只有那些发行量极低的“短腿”邮票了。其发行量通常在十几万甚至更少,并且无法通过预订获得,因此价格有所上涨。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类品种并非广泛流通的套票,而是经过特供的稀缺产品。如果未来邮票的发行模式向短腿特供模式转型,比如通过摇号发行量小的品种,或是发行量降至100万左右,市场或许会重新燃起一些希望。最好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呢?将邮票的发行量直接降至100万,与去年发行量为100万的无齿《货郎图》看齐。
除了供应给70万会员的预定量外,剩余的邮票可以通过网厅摇号分发,这样既可以满足会员的需求,又能增加市场的活跃度。此外,会员预定必须缴纳真金白银的定金,彻底挤干市场中的水分,这样才有可能还原出真实的市场需求。如果发行量真的降至100万,新邮的打折现象或许会有所缓解。至于那些早已过量发行的邮票,一方面应尽快销毁多余库存,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鼓励使用,把几十年来的库存尽早处理干净。只有这样,邮市才有可能迎来新的曙光。新邮市场的未来:阳光能否再现?
邮票市场的低迷局面是市场供需失衡的直接反映,也是集邮者数量急剧减少的必然结果。即便将发行量降至100万,短期内或许可以缓解市场压力,但从长远来看,若不能吸引更多新集邮者入市,邮市依旧难逃“日落西山”的命运。新邮市场未来的命运究竟如何?短腿特供模式能否真正拯救邮市?邮政系统是否会采取更为激进的改革措施?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邮市能否再现八九十年代的繁荣?或是如一些人所说的那样,“集邮不过是上世纪的一场幻梦”?时间将给我们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