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票市场,曾经辉煌的集邮领域,如今正遭遇严峻的挑战。
2019年以来,邮票发行量显著减少,从2018年的最低1000万枚锐减至700多万枚,继而在2020年至2023年间继续下滑,如今已经降至500多万枚。这一数字甚至低于2006年的水平,接近1987年的水平。然而,即使发行量如此低迷,市场表现依旧每况愈下。如此变迁,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危机和挑战?
发行量锐减与市场反应
自2019年起,邮票发行量的急剧下降引发了市场的强烈反应。
最初,市场对发行量较低的邮票如《植树节》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其价格一度被炒高。但随着时间推移,即使是像《莫高窟(二)》这样的邮票,其发行量只有530万枚,市场上也难以掀起任何波澜。这种现象的背后,是市场对邮票价值的失去信心,还是邮票题材本身的吸引力减退?连续几年的邮票打折销售,已经严重挫伤了投资者的积极性。新邮一发行就打折,打折甚至直逼五折,这对散户投资者无疑是一记重击。大户历来是邮票预订量的主要支撑,他们与邮政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让他们能够以打折价大量预定新邮,而这些打折票的存在,使得市场上的价格持续走低。尽管有人建议完全取消打折,要求大户全款预订,但这显然是一项极其困难的任务。如此操作,不仅会导致大部分邮商退出市场,还可能使预订量锐减150万套,进一步冲击邮政的收入。
邮政的博弈与市场的困境
在过去二十年中,邮政与集邮市场的博弈不断。
发行量从1998年的3000多万套降至如今的500多万套,邮政在这一过程中做出了诸多妥协。但尽管如此,集邮者的数量依然呈现断崖式下跌的趋势,市场上的需求逐渐萎缩。邮政始终坚持邮票题材的选择不受市场需求的影响,这种“我行我素”的态度无疑让年轻人失去了兴趣。邮票作为国家名片,其主要目的是宣传,而不是适应市场需求。随着集邮者的减少,邮政的收入难以增长,邮票市场的困境愈加严峻。
此外,邮政不仅在初期大幅打折供货给预订户,而且还毫无底线地向市场低价倾销。
有的邮票甚至价格低于给预订户的打折价。这种现象导致了所有参与者的亏损,以大版册为例,从2015年到2023年的九年中,除了2020年和2021年略有获利,其他年份的亏损额度最大可达46%。即使在2023年发行量大幅减少的情况下,预订的大版册依然亏损,这使得邮票投资变得更加困难。
未来展望与市场改革
根据目前的走势,2025年的邮票市场或将更加悲惨。
预计明年的预订量将大幅减少,邮政计划进行重大改革,杜绝大户打折预订,这一举措可能减少至少150万套的预订量。若发行量减少,邮政可能会直接减少发行量,但这种调整也可能导致邮政收入的进一步下降。如果邮政仍继续发行过多的盲盒和文创产品,市场只会更加萎缩。在这样的背景下,是否应当大胆改革,彻底改变邮票的销售预订政策?如果套票的发行量降至100万套,其中70万套用于预订,是否能够重新激发集邮者的热情?然而,这一切的前提是邮政愿意舍弃部分利润,真正实现利益的公平分配。如果邮政继续维持现有的发行和销售政策,集邮市场可能会继续沉沦,新邮的价值也将不断缩水。2025年的市场变化,将是我们对邮票投资未来信心的试金石。集邮市场,曾经的热土,如今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未来是否会迎来转机,还是会继续沉陷在困境中?邮政和市场参与者,谁能真正找到破解困局的办法?我们拭目以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