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票市场的衰退早已是公开的秘密,2025年将继续走下坡路的预判更是让人唏嘘不已。自2019年起,邮票发行量逐年缩减,但市场表现却持续低迷,令人不禁思考:究竟是发行量的问题,还是市场机制的病灶?这种连年减量却仍旧打折的现象,背后隐藏着什么?是集邮文化的衰退,还是行业内部的问题?让我们一探究竟。市场的无力反弹:发行量的减少为何未能带来市场的回暖?
2019年被称为邮票减量的元年,那一年邮票发行量从前一年的最低1000万套减少至700多万,市场反应极其敏感,甚至连发行量768万的《植树节》邮票都曾被炒至高价。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2020年至2023年,邮票发行量继续锐减,直至目前的500多万套,这一数字已接近1987年的水平。然而,市场表现却与发行量成反比,减量并未带来价格的上涨,反而是让新邮一面世便陷入打折泥潭。发行量的减少本应是一种市场调控手段,旨在恢复供需平衡。然而,为何在邮票市场,减量却未能带来预期的回暖?《莫高窟(二)》小型张的惨淡表现是市场疲软的一个缩影——530万的发行量,居然无法激起任何涟漪,最终不得不打折出售。这种现象不仅令集邮者感到失望,更让市场参与者产生了极大的困惑。到底是发行量太多,还是题材选择不当?亦或是整个市场的需求已经大幅下降?大户与邮政的微妙关系:打折的背后,是利益的博弈
在邮票市场中,大户历来是邮票预定量的重要支撑,他们与邮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多年来,邮政通过提供打折价吸引大户大量预定新邮,而这些大户则以5-6折的价格拿到邮票,再高价卖给散户。这种行为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导致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打折票,散户投资者因此被“套牢”,新邮发行之初便已失去升值空间。有人提出,可以取消大户的打折,要求他们全款预定。然而,这一看似简单的解决方案,却无法实际操作。一旦取消打折,预定量可能会大幅减少150万套,邮政的收入将遭受重大打击。
即便邮政采取“有多少预定量就发多少”的策略,发行量的减少也无法弥补邮政收入的损失。邮政的盈利模式决定了,他们无法轻易放弃大户这一收入来源。
邮票市场的困境:断崖式下跌的集邮者数量和集邮文化的衰退
回顾过去二十多年,邮政在市场博弈中已经做出了不少让步。1998年时,套票的发行量高达3000多万,如今已降至500多万。即便如此,集邮者的数量却仍在持续下滑,并且呈现出断崖式下跌的趋势。年轻一代对集邮缺乏兴趣,邮政的发行题材也难以吸引他们。邮票作为国家名片,更多地承担了宣传工具的角色,而非市场需求的产物。这种断层不仅仅是题材选择的问题,更是市场机制的根本性缺陷。邮票市场的健康发展受到邮政发行及销售政策的阻碍,真正的集邮爱好者被迫退出市场。邮票的长期打折倾销,使得原本应当升值的邮票沦为折价票,像垃圾一样被抛售,这严重挫伤了集邮者的积极性。与此同时,预订邮票的矛盾也日益加剧,预订户通过低价拿到邮票,再加价出售,最终伤害的却是终端消费者。未来展望:2025年的邮票市场,是否有翻身的可能?
根据今年套票的表现,明年的预定量预计会大幅减少。网上盛传的2025年邮票预订将迎来重大改革,预期会杜绝大户打折预订,这将导致至少150万套的预订量消失。若邮政因而减少发行量,小型张的最低发行量可能降至350万,套票降至400万。然而,如果邮政选择将多余的发行量用于开发盲盒和文创产品,2025年的邮票市场可能比2024年更加糟糕。从外部环境来看,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战事等复杂因素对投资市场的不利影响依旧存在。而从内部来看,邮政的发行和销售政策仍旧未能解决邮票市场的根本性问题。长期的打折倾销不仅削弱了市场信心,也迫使越来越多的集邮者离场。预订户的打折供货和邮票的低价抛售,使得集邮爱好者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那么,2025年邮票市场是否有翻身的机会?会否出现新的市场契机,吸引更多的集邮者回归?还是说,邮票市场的颓势将继续蔓延,最终走向更大的低谷?面对这样的未来,作为集邮者,你会选择坚守,还是离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