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邮政官方重磅宣布将对双联小型张以需定量发行引发集邮圈热议。有网友表示,集邮人群急剧减退,而新生集邮人群发展不济,导致市场枯竭,邮票发行方式必须改变,对此消息表示欢迎。也有网友建议建立邮票兑换销毁机制,开放邮政EMS贴邮票,彻底改变邮票打折现象。还有网友表示建议销毁天量库存。更有网友建议,集邮者已经从千万人缩减至不足百万人,小型张发行量应该直接减量至100万枚以内。网友邮友的建议有无道理?
我们先来看看关于此次重大改革的首个落地项目,就是即将发行的“西游记5”双连张邮票。催生这一政策的主要原因是集邮会员预定的双联张打折了,贬值了,引起了会员的不满。我们知道,第一枚双联张2000-17M第27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发行于2000年,其发行量为98.05万枚,而在同时期的小型张发行量均在2000万枚左右,发行后受到了集邮爱好者以及资金的追捧,一枚面值16元的小型张,一度炒高至300元左右。随后发行量增至300万枚,目前稳定在100万枚上下,但时过境迁,如今100万的发行量,也不再香了,打折了。
市场方面,现货市场及网络市场出现了不少批量小型张,价格低廉,却成交寥寥。这些货源应该为文交所货源,持有者因其期待的行情无望,选择“割肉”离场。在集邮市场,邮票的价格走势是与邮票的精美度及稀有度息息相关。显然早期的小型张具备了上述条件。自上世纪80年代后,小型张邮票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早期小型张邮票表现不俗,深受海内外集邮者喜爱。邮市经历上世纪1991、1997、2013文交所大邮潮,小型张邮票表现亮眼。但随着邮潮的退却,炒邮大军日渐偃旗息鼓以及消耗减少,印刷设计水平较之早期不可同日而语,精品难觅,超发及印量大幅扩容,小型张邮票身上的光环不再闪耀。
我们知道,中国邮政自2019年以来,邮票发行施行极限减量政策。直至目前,小型张的发行数量仍然在600万枚上下徘徊,而实寄通信领域与集邮者不能消化,日积月累形成堰塞湖。反之早期小型张发行数量少,其中不乏精品且已成为珍稀邮票。如1962年发行的《梅兰芳舞台艺术》小型张,印量2万枚。因其印刷精美且历经岁月其存世量稀少,市场价值全品高达到10万元左右一枚,是众多集邮爱好者趋之若鹜竞相收藏的珍贵邮品。又如《从小爱科学》小型张和J41、J42长城山茶花一对加字小型张,印数都为10万枚,已成为集邮珍品,动辄数千元才能买到。
新中国小型张印量逐年增大。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小型张品种少,印量一般在2万~4万枚之间;小型张的印量在上世纪80年代前大体在10万~20万枚之间;从1981年T69M红楼梦小型张的印量81.5万枚到1986年的T106M熊猫小型张1266.83万枚,短短数年扩量十倍之上,从中也反映了我国集邮事业的迅猛发展。时间转到1992年,中国人民邮政更名为中国邮政,推开了邮政改制大门。开始了邮票发行量大幅度扩量,其中1992-8M第25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小型张发行量猛增至2088.2万枚,1997-10M香港回归小型张更是高达5770.96万枚。至此拉开了邮票及小型张邮票全面打折的序幕。邮票及小型张长期打折损害了集邮者的利益,致使大家颇有抱怨,打消了大家对集邮的兴趣和积极性。
我们再来看一看,历史上发行的100万左右的小型张情况,这些小型张主要出现在上世纪1981年-1984年,其代表为T69M红楼梦双玉读曲,发行量81.5万。T79M益鸟小型张,发行量101.22万枚。T82M西厢记小型张,发行量94.1万枚。T89M仕女图小型张,发型量103万枚。小型张因其特殊的尺寸及高面值,即使早期在那个主要靠写信的年代,也鲜有拿来实寄通信使用的,更多的是作为集邮而被集邮爱好者雪藏了起来,至今行情价格表现不俗。1986年邮电部发行了T106熊猫小型张面值3元,发型量突破千万枚达到1266.83万枚,发行后即出现了打折现象。随后同年发行由黄永玉设计的T110白鹤小型张减量至508.82万枚,面值也调整为2元。1987年发行的历代名楼小型张、水浒一、壁画一小型张进行了进一步减量。
综上,我国邮票及小型张的发行量,是与集邮人群的增减而随时变动的,1980年-1990年,在国家的积极宣传以及各界人士的努力之下,集邮人群快速增长,邮票及小型张发行量呈逐年增长态势,极大的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通信及集邮需求。1990年-2000年,随着邮政的改制,邮票发行量达到峰值,而2000年以前人们的主要通讯方式为通信,邮票得到了大量消耗。如今在通讯方式普遍数字化,5.5元、9元大信封盛行,集邮人群降低的情况下,网友提出小型张邮票发行量降至100万枚是不无道理的。这样中国邮政可以逐渐消灭小型张一发行即打折的窘境,再慢慢消化以前的打折票,增加集邮者的获得感,重塑集邮者信心,恢复市场活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