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导读:1.龙钞最新价格走势;2.龙钞今日行情分析;3.龙钞分类;4.二次预约。 一、下图是2024年贺岁纪念钞,简称龙钞

集邮组织是集邮爱好者研究、探讨邮票、邮品及邮事活动交流的地方,其活动包括发行邮刊、集邮展览、学术论文、票品交易、沟通交流等。
集邮组织的原生态,是松散的民间组织,由社会各阶层的集邮爱好者组成。由于我国政府对社会团体有着严格的管理,随后部分集邮协会都演变成半官方的组织形式。
邮票是来自西方国家的产物,1840年,英国邮政发行了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黑便士邮票。中国大清邮政在38年后,1878年发行了我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邮票的出现,服务了邮政业务,方便了老百姓通邮、通信,准确、加快了信息传递,结束了老式传统的信件递交,推动了社会信息交流与发展。同时也产生了邮票、邮品收集、收藏的爱好者,诞生了集邮组织,集邮人从此被组织起来,并有序的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
中国第一个华人集邮组织《神州邮票研究会》,于1922年8月在上海成立,会长为张棣村、副会长叶颂藩。
《神州邮票研究会会刊》于1923年1月创办,这也是中国首份集邮会刊。
《近代邮刊》于1946年1月在上海创刊,主编钟笑炉(1903--1976年)。
 东北邮票会会刊《集邮先声》于1946年1月创刊,主编丁少田。 
《集邮》杂志于1955年1月创刊,杂志第2期的发行量就超过了5万份。
1982年8月25日至29日,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是集邮行业、也是新中国集邮界,首次举行的全国性的代表大会。全国各省市、地区、社会单位及各行业也纷纷成立了集邮协会。
集邮最初是社会小众范围的活动,尤其是经济不发达的社会、地区,过着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日子,怎么可能去搞收藏呢?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人衣食无忧,收藏开始被人们逐步认识接受。
邮票、邮品是集邮人收藏、研究材料的根本,如同生命线。而收集新邮的人数,占有率将近60%以上。新邮票的发行量及存世量大小,直接影响到邮票市场价格的波动。由于中国邮票集藏的群体,有对邮票投资的特色,对邮市价格升值、贬值或低面值,十分敏感,直接影响到集邮人的信心,阻碍着基层集邮组织的发展,关系到会员人数的存留。本文叙述了邮票市场价格的暴涨暴跌对集邮组织发展的特殊关系。
20世纪80年代,由于社会上的收藏投资比较单一,邮票就成为投资人的首选,从此打破了集邮人传统的单纯收藏邮票的集邮观念。随着邮票快速升值,吸引了社会的眼球,对集邮组织的关注度迅速扩大,在集邮协会的倡议协助下,北京率先成立了邮票市场,开扩了人们对邮票投资功能的认知,激活了对邮票投资的欲望,邮票市场瞬间爆棚。当时全国大中城市也陆续成立了邮票市场,好像是全民都在集邮,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人们街头巷尾世人皆知的事件。
顺势而为,1991年10月,笔者在单位组织成立了集邮协会,一千多人的北京第二热电厂,有将近2百多人参加了集邮协会的活动,此刻,受到了单位领导和工会组织的重视,还聘请了北京市集邮协会的会长来担任顾问指导工作。同时在单位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集邮活动,使单位领导、职工领悟到集邮的意义,并推动和丰富单位职工文化娱乐的生活。
基层集邮组织,是整体集邮“小社会”的底座,同时也是集邮传播、宣传、发展集邮文化的带动链,小组织大作用,它是遍布各个地方的播种机,推动大众的邮票文化知识,让集邮故事耳熟能详。
集邮热,当时对社会能造成如此大力度的疯狂举动,让人感到无法预测。所以,邮票发行的力度及经济价值的攀升,直接影响到集邮组织发展,并有着联带、密切的关系。九十年代初期,邮政部门开始加大邮票发行量,邮票市场价格开始动荡。笔者曾经撰文属名《竹子邮票跌价录》在邮政周报上发表,呼吁邮票发行量过大,对邮票市场价格造成的困扰。虽然邮票市场的价格涨跌不断,大多数邮商还是坚持在邮票市场经营。
近年来,邮票市场的萧条,严重的拖累了集邮组织,大多数当时成立的基层集邮组织名存实亡,集邮人数大幅度减少。据查:集邮人数总概率由全国4百多万人,降至不足将近一百万人,这个统计数字,一直不是很稳定(注:没有精确的统计,是估算),甚至还在下行,目前的集邮人数不详。
而邮票发行量依然我行我素,造成了供大于求,使得新发行的邮票保值、增值没有了保证,甚至低面值邮票充斥着邮票市场。大部分低面值新邮,长期滞留于邮票市场,让邮协会员、集邮爱好者感觉到,对投入新邮预订资金的不公平,每年用真金白银去邮票公司预订的新邮,换来的确是贬值、低面值,使得个人的经济利益受到了伤害,挫伤了集邮人对集邮的信心,造成了邮协会员参加活动的人数大部分流失,使得集邮协会的会费入不敷出,制约了集邮活动的经费来源。因此,也造成集邮组织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大不如前。单位邮协人数减少了80%,区级团体邮协组织约减少了60%。甚至集邮组织在社会上,产生的误解越来越深,成为集邮文化宣传的拦路虎。
纳入法人社会团体的集邮协会,是无经营权没有经济来源的集邮组织,如果得不到政府单位或各部门的支持将无法开展活动。北京市西城区集邮协会被政府有关部门,两次受予5A级先进社团,被全国集邮联多次评为先进集体。由于区政府办公机构、人事的不断变更,对集邮协会的认知也出现了偏差,得不到现时政府部门负责人的认可,法人团体身份受到了置疑,限制了集邮活动范围,使得集邮协会的生存,产生了危机!而集邮文化这个称谓,只限于集邮界的小圈子。没有得到文旅部门的户口允许,就得不到向字画、舞蹈、古玩、藏书等各种协会同等待遇。
但是,基层邮协在社会上的宣传活动其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进社区、进学校、进军营、进机关,搞集邮讲座、集邮展览,为推动社会文化建设,宣传党的政策,讲好中国故事,贡献的力量是功不可没,曾经受到过社会各阶层单位的欢迎。
集邮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和集邮上级组织及社会政府部门紧密相关,相互依靠相互支持理解,是集邮组织的生存的保证和根基。
同时,集邮协会自身的建设和改革,也要与时俱进。集邮是大众文化,要植根于群众之中,区分于政党组织的形式,还原集邮组织正规活动与个人票品收藏,组集参展与交易邮票相结合的本来面貌,用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来活跃集邮活动的氛围。缓解邮协会员的抱怨,只交会费得不到获益的感觉。
集邮组织的活动不应涉及到本人的社会背景,不显赫个人的身份及曾经工作单位职务的高低。在集邮组织中要呈现出大家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由于兴趣的选择为集邮而有缘相聚,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没有地位高低之分,只有集邮朋友。共同交流学习集邮知识,交易交换邮票、邮品,举办各种集邮活动,办成其乐融融集邮家园,只有这种形式,才能吸引更多的集邮人参加邮协,让更多的年轻人有机会了解集邮,提高兴趣。以免被社会误解为,集邮是银发族的专利。不因为邮协会员间的不和谐,而享受不到集邮娱乐的快活,避免因人员间的相处不融洽,而远离集邮组织。
集邮协会面临生存现状,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善,没有了政府有关部门的认知及支持,预侧集邮协会的组织形式将会发生以下变化:
1、行业协会有单位组织的支持和保证,生存条件、集邮活动不受干扰,就能够正常持久。
2、省市级集邮组织,只要上级单位认可支持,也可以保证生存空间。
3、基层集邮组织,如果失去了社会部门的支持,只能靠上级集邮组织的支持。由于受集邮活动经费限制,集邮活动将会大量减少。如果涉及到社会对非法组织的清理,没有法人团体合法保护,其集邮组织就可能会岌岌可危。
4、如果能够有经济来源或活动场所,组织者就是邮协负责人,可以灵活存在于社会上。同时也会受到新邮发行过量、社会对集邮组织的认知、其生存空间,决定于社会承受的条件所限制左右。
5、如果集邮形势进一步恶化,集邮组织就会民间化,有可能倒退史前初始的小众集邮,集邮协会演变为分散性质的集邮小组,存在于社会上的各种角落,继续对集邮研究,开展学术研讨,举办各种邮展,自娱自乐于小范围集邮圈内了。
集邮组织也是国家文化建设、宣传党的政策不可忽视的力量!如果集邮家园不稳定,就会影响到对集邮文化课题的研究,不能尽心尽力的宣传集邮文化。集邮活动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被称为国家名片的邮票,也就不能充分发挥好社会正能量。
集邮活动可以根据各方面的需要去配合党组织、政府的各级组织,用邮票讲故事进行各种各样的形式进行宣传、教育。目前摆在上级集邮组织要解决的难题,也是有迈不过去的门坎。
如果不彻底改变邮票发行模式,集邮组织不能激流勇进,不适应社会的要求。集邮组织的生存,及面临的困境,将无法摆脱。用以解套的办法需要由上到下,共同努力!
1、中华全国集邮联必须得到国家邮政局在经济、组织上的绝对保证和权利支配上的支持。
2、同时也要得到国家文旅部门的首肯认同,争取到与社会其他协会的同等待遇。
3、省市级集邮协会要有市邮政局管理支持,有一定的办公规模,并有专业专人系统的管理组织(因为有个别基层集邮组织,人数做假,不具备集邮组织的规模)。上通下达,要取得市级文旅局认同支持。
4、区县级集邮组织,不靠自己单打独斗,直接由市级邮协下设组织,组织形式要取得区文旅局的首肯与认同。
这种组织结构形式,由上到下有体制上的和经济上的支持和保证,相信集邮协会的生存空间定会固若金汤,集邮协会的发展必定会蒸蒸日上。同时今后为促进社会文化建设的发展添砖加瓦!一定能够贡献并发挥其集邮组织更大的价值!为国内、国际集邮文化事业建功立业!功勋卓著的集邮文化成果,将不可同日而语!
参考资料:
网络:新浪收藏《中国集邮该如何发展才有出路》
解放日报:《铁杆邮迷邮市中伤透了心,邮协会员“大逃亡”》
网络:《邮票市场路口求变,集邮之路在何方?》/原创 :《一枚邮币 一枚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