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邮票的故事,50后、60后的回忆

1951年4月18日,新中国第一套特高面值的普通邮票《天安门图》发行,全套6枚,主要贴用于国内包裹、大宗印刷品和国际邮件,印量较小,被称之为新中国普通邮票中的“灵魂”之票。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邮件、短信、微信等通讯方式的流行,写信渐渐成为过去式。而与信件相伴相生的方寸邮票,如今很多90后、00后基本上都快忘记了。
对于50后、60后、70后来说,在通讯不发达的年代,彼此之间交流沟通主要靠书信往来。作为曾经的重要联络工具,邮票和书信带来过如今手机所没有的意蕴与回味。
拉近朋友距离,只有书信
1955年出生的吴小英回忆,60年代后期,寄一封信邮票才8分钱,加上信封2分钱,花1毛钱就能把信寄到北京。吴小英家里还有40多封朋友从全国各地寄来的信,这些信封上的邮票,有5分的、也有8分的、也有1块5的。用她的话说,那个年代投递贴上邮票的书信,丢进邮筒,就感觉一下子拉近了与朋友的距离。
情书贴邮票,有密码暗语
上世纪80年代,流行一种“邮票密码”。如果信封贴邮票处整齐地倒贴着一枚邮票,暗语是:我爱你;如果刻意买来多枚邮票,并排粘贴,暗语是:我想你;如果是倾斜着粘贴在信封背面,则表示不喜欢或者要分手。
信纸的折叠方式也很讲究,女孩如果将信纸折成千纸鹤模样,代表思念对方;男孩如果将信纸折成正方型,则表示喜欢对方。八卦人士只要看看邮票、摸摸信,就能猜出其中的秘密。
痴迷邮票,连饭钱都搭进去
说起集邮的事情,哈尔滨的王如言说,小学五六年级开始喜欢上了集邮。每当发现一张精美的邮票,便跟着收信人,央求人家将邮票给自己。有时候,也到邮政局门口排队,用平时节省的钱购买新发行的邮票,那个时候对邮票的痴迷,真是连饭钱都搭进去了。
方寸邮票,说不定换回一套房子
当年那些看似普通的小小邮票,如今在市场上已是身价不菲,说不定一张邮票就能换回一套房子。
上世纪60年末发行的“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因为没有把南海诸岛表示出来,后来被紧急召回。2009年,一枚大幅“全国山河一片红”以368万港元拍卖成交。
1980年2月15日问世的“庚申年”(猴)邮票,是中国邮政发行的首套生肖邮票,其设计者就是出生湖南的国画大师黄永玉。当时猴票发行价格仅面值8分,现在一张单票价格已高达上万元。
来源:黄金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