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个统计表明,收藏家的平均寿命要比常人高出十几岁。这是真的吗?
其实仔细分析一下也是有道理的,收藏是一项让人专注的事业,在集中注意力的过程中,无暇顾及悲伤和生活的繁琐。
收藏是需要到处走的,这也是间接地锻炼了身体。收藏是需要动脑子的,常思考让人更年轻。当获得了一个自己满意的藏品,就会增添无限的快乐。
邮票收藏,亦是如此。
集邮的乐趣很多人都有过体会,虽然我们说不上是集邮大家,收藏的邮票也谈不上金银古董,但品味集邮的幸福和体会交换的快乐是我们每个人都不曾忘记的经历,那一枚枚精美的邮票更是提示着我们曾经的执着和快乐。
我们看一组来自热心邮友统计的数据:
著名集邮家郭润康先生(1917—2017)101岁;
北京集邮家王强松(1899—1999)101岁;
我国集邮泰斗张包子俊(1902—1994)93岁;
台湾集邮家周鸡晨(1905—1995)91岁;
浙江集邮家居洽群(1913—2003)91岁;
天津集邮家林崧(1905—1999)95岁;
山东集邮家闫东魁(1900—1992)93岁;
浙江集邮家林豹岑(1903—1999)97岁;
著名集邮家李弗如夫人庞凤侣(1901—1995)95岁;
浙江集邮家钟韵玉(1898—1996)99岁。
其中,贵阳中医学院副教授、邮学家郭润康先生以101岁高龄仙逝,而当他百岁之时,依然耳聪眼明,看信、写文章都不用戴眼镜,每年发表多篇集邮文章,堪称中国集邮界的传奇老人。郭老百岁寿诞,全国各地邮友送来寿礼(图源:贵州网)
郭润康老人从14岁开始集邮,从战火纷飞到和平年代,从安徽到湖北,再到广东最后到贵州,整整集邮86载。郭老坦言:“每个人必须有一种爱好,来调节自己的生活,集邮让我精神有寄托,也是我的长寿秘诀。”
那么,集邮何以能让人长寿?
集邮,有八乐
一
寻邮觅友之乐
生命在于运动,邮票的生命在于活动,参加集邮活动,老少皆宜,十分受集邮者青睐。想要集齐喜欢的邮票可不容易,邮票的品类极多,通过集邮活动,收集到一枚你梦寐以求的邮票,那快乐的情景是无法用文字形容的。
常参加集邮博览会,寻觅喜欢的邮票,结识一些朋友,畅所欲言,其乐融融。
二
欣赏把玩之乐
邮票是微型艺术品,有摄影、国画、油画、版画、剪纸、古代名画、名瓷、名雕。若你在放大镜下观察,更是栩栩如生。
倘若你还有某项艺术、专业特长,如摄影、画画、写字、体育运动等,那欣赏、把玩就更有意境,也更有乐趣了,局外人是难以理解与体会得到的。
三
求知学习之乐
集邮博古今,方寸纳春秋。邮票虽小,却是国家历史文化的缩影。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人文景观、名胜古迹、科学发明,应有尽有,知识广博,包罗万象,有“微型百科全书”的美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要读懂一枚邮票,并不那么容易,你必须阅读相关书籍。边赏玩邮票,边学习其中的知识,怎能不快乐呢?
四
研究邮品之乐
邮票、邮品、邮戳,是100多年来邮票史、邮政史、邮驿史的见证。从微观上,可以研究邮票的设计、印刷、纸张、齿孔、母模、子模特征、版式、版别;从宏观上,通过邮票的图案、面值,可以研究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
当你研究出一点成果,也就乐在真中了。小编就是邮票的爱好者,喜欢研究隐含在邮票中的故事。
五
结交邮友之乐
集邮人善交朋友。集邮上了年头的,谁没有几十、百把的集邮朋友?
集邮朋友遍布全国各地,不但有中国的,还有港澳台、外国的。每当新邮发行,他们鱼来雁往,交流研究成果,好不热闹!
以郭润康老人为例,全国各地邮友常常写信请教郭老集邮中的问题,或请他为编组邮集出主意等等,他都尽最大的努力去满足。即使在90岁高龄,他一年寄出信件(含明信片)也有上万封,也因此结交了无数邮友。
有一位邮友与郭老通信整整20年,从未见面,因为老人大寿,他专程赶来庆生。素未谋面,却如久别重逢,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六
组集之乐
当你的邮票、邮品收集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题和知识,常常会产生一种编组邮集的念头,也会萌发参展的追求。
在组成一个个精美、有意义组集之后,制订邮集框架、编排邮品、和邮友商讨如何拓展的辛苦,都会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七
成功之乐
集邮者何谓成功?当你的集邮文章一篇篇见报、见刊的时候,当你的邮集一部又一部编组成功的时候,当你的邮集在市级、省级、全国,乃至国际、世界邮展上获奖的时候,当你与众多亲朋好友共同分享集邮成功的快乐,这都是成功之乐。
爱上集邮,受益终身。幼年结识邮票,打开了认识世界之门,了解中国之外的中国。想想,当年义无反顾的走上集邮之路,省吃俭用攒钱买一套廉价的邮票,如今也增值数倍,餐享集邮财富成果,也是一种乐趣。
收藏的快乐真是无穷无尽,学会了收藏,同时也开启了长寿的秘籍。何不从今天开始,做一个快乐的收藏者?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