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种种原因, “文革”中有一些原计划发行的邮票, 后来停止发行了。已发至基层的计划邮票, 由于地方邮局收到的消息欠准, 部分邮票已于发行日前后发售了一部分, 而后又被制止出售和回收, 但实际上已不能全部回收, 部分未发行邮票因此流传到集邮人手中, 这些邮票有新票, 也有旧票, 还有实寄封。这些票封由于历史的原因, 成了稀罕的现代文物, 其收藏品位极高, 受到海内外收藏者、投资者的青睐, 其价格扶摇直上, 屡创天价。
《全国山河一片红》。1967年“文化大革命”进入全面夺权的阶段,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相继成立了革命委员会, 取代了原来的党政领导机构。为了庆祝这极其壮丽的一幕, 北京邮票厂的工人和邮电部邮票发行局的设计人员连夜奋战, 设计出纪念邮票《全国山河一片红》, 计划于1968年11月25日发行。这套邮票全套一枚, 面值8分。1968年11月23日, 中国地图出版社编辑陈潮先生, 在北京白纸坊邮亭买到数枚《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出于专业的敏感, 他发现邮票上的中国地图轮廓不准确, 不完整, 没有画出西沙和南沙群岛。于是, 他立即通过领导向邮电部反映了情况。一位中央领导也指出:“全国山河一片红”, 台湾画成白色, 它是中国领土, 但未解放, 就不能说“全国山河一片红”。当时, 邮电部军管组收到意见, 便立即下令停止发行, 全部收回。因个别地区有提前售出的, 故约有上千枚新、旧票在中外集邮者中流传。
《纪念毛主席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40周年》。1966年8月初召开的八届十一中全会上, 毛泽东突然写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 随后刘少奇从党内第二位降到第八位;朱德降到了第九位, 排在了刘少奇的后面;而林彪则从第六位一跃成为第二号人物。1967年9月, 为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40周年, 根据当时的形势, 邮电部设计印刷了一套纪念邮票《纪念毛主席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40周年》。全套4枚, 面值均为8分。第一枚邮票图案为毛主席和林彪在天安门城楼上。第二枚邮票图案为毛泽东及其一行在井冈山会师。第三枚是毛主席语录:“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第四枚是毛主席诗词:“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 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 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1968年8月印出样票。但由于朱、毛井冈山会师的图画和井冈山“朱德的扁担”的故事早已载人小学生的课本, 家喻户晓, 井冈山会师时林彪只是一个连长, 邮票的发行无法去篡改历史。城府很深的林彪担心弄巧成拙, 因而当把图样送他审阅时, 他写了“不要出”3个字, 此票就没有发行。但由于动乱岁月, 邮票的销毁处理没有专人管理与监督检查, 自然被抛在一边。在这种情况下, 有的试印票不胫而走, 流入集邮者手中甚至国外, 其价值昂贵。
《毛泽东给日本工人题词》。1962年9月18日晚, 毛主席在北京接见了日本工人朋友, 与他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并题词相赠。两天之后即1962年9月20日的首都各大报都在一版显著地位刊登了会见的新闻与照片, 但并未提及题词一事。事隔整整6年之后, 即1968年的9月18日, 为纪念这一题词发表六周年, 首都各大报用几乎整版的篇幅公开发表了这一“重要题词”的手迹, “只要认真做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日本革命的实践相结合, 日本革命的胜利就是毫无疑义的。应日本工人学习积极分子访华代表团各位朋友之命, 书赠日本工人朋友们。毛泽东一九六二年九月十八日。”为了纪念毛主席为日本朋友题词6周年, 邮电部计划于1968年9月18日发行1枚纪念邮票。票面上印有毛主席1962年9月18日的题词手迹。面值8分。红底黑字, 集邮界俗称“黑题词”。该票准备发行之际, 日本政府抗议, 指责中国输出革命, 此套邮票被停售收回。在1968年至1969年间, 该票在河北保定、石家庄一带邮局出售过, 传世不过10枚。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全面胜利万岁》。1968年9月8日, 首都各报头版所载《盛大的节日巨大的鼓舞》, 报道首都人民欢呼各省、市、自治区建立革命委员会的综合新闻稿中, 已经提前披露了“全国胜利”邮票将要发行的消息, 文中讲到:“为了永远纪念这个伟大的节日, 北京邮票厂的工人和邮电部邮票发行局的设计人员连夜奋战, 设计出大型彩色纪念邮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全面胜利万岁’。邮票画面呈现出全国亿万革命群众欢呼全国山河一片红的喜庆景象。”这套邮票画面是毛泽东和林彪向热烈欢呼“全国山河一片红”的革命群众挥手致意, 背景是地上红旗旗海。票图下方有“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全面胜利万岁!”字样。邮票面值分8分和22分两种。1968年9月27日中央召开了宣传工作会议, 根据这次会议精神, 邮电部军管会当天就决定停发“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全面胜利万岁”邮票。此票虽未正式发行, 但新、旧票均有存世。
来源:《云南档案》2013年02期,作者董成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