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中国邮政集团发布邮资票品焚烧处理的询价公告。
据传,此次焚烧招标达到2000吨,主要销毁的是2006年之后的邮资票品。
中国邮政发布的公告
这个官方的“大招”最终效果如何,尚未得知。
但,这也反映出高层对邮票市场的维护之心。
距消息发出仅20天左右,中国邮政网在9月13日发布了北京邮票厂有限公司邮资票品焚烧处置服务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
中标单位为北京首钢生物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公示时间截止9月15日。
此次销毁,无论是从规模、数量以及透明度均大于历史上任何一次销毁。
回顾过去,邮政部门每次组织大规模的邮票销毁行动,对邮市都有一定的提振作用,此次效果如何?咱们拭目以待!
让我们一起回顾六次规模邮票销毁情况:
1992至2001年的早期编年邮票由于发行量大,长期以来被称为“垃圾堆”。
这一时期的邮票,自发行以来长期都是打折卖,按面值六折七折卖算是打折少的,通常是按面值的五折四折甚至三折甩卖。
与现在不一样,1992年至2001年,由于我国民营快递公司、手机和互联网都还没有普及,老百姓通过邮局寄信寄包裹非常普遍,邮票信销量很大。老百姓只需花半价就可以买来邮票寄信寄包裹,乐此不疲。邮政部门尽管主观上极不情愿,但事实上确实搞了一项半价邮寄的惠民工程。1992至2001年的邮票大量用于邮政通信消耗,存世量大幅减少。
在邮市进入低潮之后,人们最先想起的应对之道是“节源开流”。
为了堵塞1992年至2000年的纪特邮票大量和大幅度打折用于邮政通信,造成我国邮政收入的巨额损失,国家邮政总局和各省市县邮政部门先后于1996年、2000年、2002年、2003年、2004年和2006年,前后六次大规模销毁邮票,销毁范围全部为编年邮票,涉及总金额高达数百亿元。
后来的很多新闻对此类事情的报道有两种:一是质疑邮票发行数量的安排问题,为何当初发行如此多的邮票?二则是赞许邮政销毁邮票或可能为集邮市场带来牛市。
我国六次大规模销毁邮票简介如下:
一、1996年邮票销毁
1996年,中国邮政开启了第一次销毁邮票的先例。当时只列出销毁的范围,并没有公布销毁的具体数量。
盖销部邮票库存1994-10《昭君出塞》邮票150万套(含小型张),1994-19《长江三峡》邮票200万套(含小型张);销毁《熊猫》、《竹子》等小型张加字,17套编年票盖销60万套,并将此盖销票分配给各省及中国集邮总公司向青少年集邮者销售,以及相当数量的不适合当时邮资标准的邮票等等。
在全国范围内共销毁了1.1亿元1992-1994年发行的邮票,盖销了0.2元邮票:
(一)对各省库存的,已不适应现行邮政资费使用的1分、1分半、2分、3分、4分普通邮票全部销毁。对邮票印制局票库中1分普通邮票销毁1692万枚。个别省如因包裹单贴票需用1分邮票,可向部邮政总局请领。
(二)对不常用面值,即5分、8分、15分、25分、30分、40分、80分、90分、110分、130分、160分普通邮票各省留存两年使用量(以1995年用量作为参考)后,其余部分全部销毁。
(三)对各省局及邮票印制局票库中1994年以前发行的纪特零枚邮票全部销毁。
(四)对各省库存的已不适应现行邮政资费使用的邮资信封、普通邮资明信片全部销毁。对库中留存的历年中国邮政架年(有奖)明信片全部销毁。
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地销毁邮票的行动,历时两个多月圆满结束。长期沉淀于我国各级邮政部门票库中,不适用于现行资费的邮票和发行量过大的纪特邮票,或化浆销毁,或焚之一炬了。此举不仅维护了中国邮政的信誉,同时又有效地启动了集邮市场。
二、2000年邮票销毁
2000年,国家邮政局再次销毁不适用面值通信用邮票和超库存标准的1992-1999年纪特邮票,并公布将盖销部分票张(每个品种60万)在“六一”儿童节免费赠送青少年朋友。
据推算,此次共销毁了92-99年30亿面值的编年邮票(含票张片封)。
三、2002年邮票销毁
2002年,销毁的是1992-2001年邮票型张,面值合计约11亿元。
四、2003年邮票销毁
2003年,在“非典”行情的波及下,邮市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潮。国家邮政局开出了一剂强药方,那就是市场人士翘盼已久的销毁库存邮票措施。
销毁采用的方式是化浆、焚烧、粉碎机粉碎、熔化等多种手段齐上,其中有关“港澳回归”题材的邮品作为销毁重点将100%销毁。据统计,此次销毁的总量超过10亿元。
五、2004年邮票销毁
2004年,国家邮政局决定:除留存少量本省(区、市)题材邮票外,销毁全国库存1992年至2001年纪特邮票,至9月26日全部结束。
本次共销毁31个省(区、市)及中国集邮总公司、国家邮政局库存的纪特邮票32.21亿枚,面值金额达34.41亿元,销毁数量占全国1992年至2001年纪特邮票库存总量的94%,创下了中国邮政历史上最大力度的销毁规模。
六、2006年邮票销毁
2006年销毁以2004年之前(含2001年)库存邮封、片、折、册、卡书和少量2004年应销毁未销毁的套票张、年册,销毁金额达120亿元左右。此外国家邮政在市场回购有超过20亿面值的邮票型张等用于开发邮资票品备用,具体回购的时间不详。
从历次销毁进行推算,1992年-2003年间的邮资票品合计销毁面值超过208亿元以上,加上回购的合计在230亿元左右。
七、邮政快件
邮政快件从1989年1月1日起直到1998年6月30日停办,即改为粘贴邮票的纳资方式,历经九年半时间,期间有7年时间消耗的是编年邮票,邮政快件最高是年发4.5亿件,按照年均消耗2亿件,需要消耗编年邮票面值14-20亿以上的编年邮票。
1992年--2001年是信件和包裹等使用高峰的时间段,从信件、挂号、包裹以及各类邮品使用邮票消耗来分析,1992年-2003年间按照每年消耗邮票的有5亿件,每件都按照1元计算,每年也要消耗5亿元面值的邮票,12年间就至少需要消耗掉60亿元以上的编年邮票。
综合分析:
1、销毁编年邮资票品合计在210亿元以上;
2、消耗编年邮资票品合计在75亿-100亿元,或者更多的编年邮资票品;
3、回购超过20亿元的编年邮资票品;
4、集邮爱好者手中沉淀的编年邮资票品;
5、集邮爱好者保存不当导致的编年邮资票品损坏的;
以上几项合计320亿左右的1992年-2003年间的编年邮资票品已经等于消耗了。12年来,编年邮票的发行总价值(发行面值及国家邮政规定的部分溢价发行品种的售价)为330.3亿元人民币。
通过以上的粗略估算,大致是:1992年-2003年间发行的编年邮资票品,其中有96%以上已经消失了,有的个别品种可能存量还要小的多。而这将近30年间被广大邮人所唾弃的编年邮票是否值得珍惜,时间自会给出答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