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

【寄卖淘米】米线:从京东文娱反观邮政历次邮票销毁的影响

中国邮政在1996年、2000年、2002年、2003年、2004年和2006年,前后六次大规模销毁邮票,销毁范围全部为编年邮票,涉及总金额高达两百亿元以上。除了销毁以外,在92-2006年期间,也是邮政信函业务的高峰时期,通过信函贴用邮票,邮票的使用量也高达几十亿元。

 

对于各家媒体报道的邮票销毁,大家都耳熟能详。这条消息的可靠性如何?我们有没有渠道去验证呢?验证的方法其实有多种方式进行交叉验证。今天笔者对此从京东文娱平台的托管角度来反观销毁的效果。

 

文章中报道:2006年销毁以2004年之前(含2001年)库存邮封、片、折、册、卡书和少量2004年应销毁未销毁的套票张、年册,销毁金额达120亿元左右。最后一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销毁是2006年销毁含2004年以前的邮票库存。

 

按照上述逻辑,重点的是在2004年前没有经过大幅炒作,还没有留到流向市场的邮票,就成为销毁重点,尤其是不符合邮资条件的邮票封片等。

 

京东文娱各年邮票上盘率统计分析:

 

92年空间年、妈祖等0.20元邮票上盘率在1%-2%之间,二轮猴不到0.5%,其他的更低;

 

93年上盘率不超过0.5%,二轮鸡0.23%,量68万;

 

94年最大黄埔0.58%,020元;其他在03%为多,二轮狗0.06%;小型张更高。

 

95年海底光缆0.58%上盘率,二轮猪0.18%;小型张更高。

 

96年地质大会、议会联盟等0.2元上盘率在1%以上,其他的几乎在0.2%;

 

97年旅游年在0.6%,其他的在0.3%以下。小型张的上盘率更高。

 

98年0.5%以上的有两套套票镜泊湖和九届人大,其他的是三个小型张。

 

99年马鹿1.2%,其他的普遍低于0.3%;

 

2000年木兰上盘接近1%,套票都在0.3%以下,其他主要是型张超过1%。

 

2001年永乐宫和申奥高,其他的都在0.3%。小型张超过1%的比较多。

 

2002年千山、花卉、武术在1-2%,其他低,足球小全张接近10%。

 

2003年小黑马14%,其他的普遍低于0.3%,小版暂时不考虑。

 

2004年苏州9.2%,其他的1%左右;

 

2005年城头山4.13%,复旦3.6%;其他1%的比较多;

 

2006年除了漓江,其他高于0.5%的都是发行量大的品种;

 

2007年,15个品种在0.5-7%之间的上盘率。

 

通过上盘率可以看出:

 

92-2003年邮票的上盘率普遍不高,超过0.5%的主要是0.2元的品种,而02元的品种存世量高和2002年前过早挖掘该板块存在关系,导致错过了2003、2004、2006年销毁。

 

2004年开始,邮票的上盘率高,主要是销毁消耗少。

 

92年开始是产品票的重点产品,过去20年产品票对邮票的消耗起到了重要作用。

 

92年开始发行的小型张,发行量大,销毁量大,但是由于产品需求较少,总体消耗速度远远不如套票。

 

现货 经过充分运作的邮票,托管也有极限,发行量越高的上盘率越高。苏州上盘率接近10%,漓江发行量低,即使现货达到1300元附近,上盘率也在1.5%。

 

现货市场2007年右后邮票的存世量总体较大,超过10%,并且邮政库存大部分还多。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92-2003年 ,2006年这十多年的邮票存世量相对较少,部分品种已经稀缺。

 

我们可以通过14大、15大、16大、2001年建党、17大的情况来进行交叉验证;也可以通过二轮生肖的托管上盘率来交叉验证。

 

可以这样说,六次大销毁对后来的行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京东文娱解开了巨量发行邮票存世量的秘密,对于我们的投资方向,起到了重要的参考。

 

(此文为个人观点,不抅成投资建议。邮市有风险,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