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琳琅满目的邮品中,一枚以雷锋为主题的实寄封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对精神传承的思考之门。
正面的封面上,雷锋身着军装、面带微笑的形象亲切动人,“雷锋精神”四个艺术字在红色绸带的映衬下熠熠生辉。两枚邮票各具深意:一枚以“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红色号召为背景,将半个多世纪的精神旗帜定格;另一枚则呈现雷锋塑像的坚毅身姿,让楷模形象跨越时空。
辽宁抚顺“雷锋主题邮局”的邮戳清晰醒目,2023年5月5日的时间印记,标注着这枚实寄封从雷锋第二故乡出发的起点——这里是雷锋工作、生活并奉献生命的地方,雷锋主题邮局的存在本身,就是对精神根系的深情守望。
当这枚实寄封从抚顺出发,辗转至山东临沂,收件地址与邮戳的轨迹,恰如雷锋精神从东北一隅向全国乃至更广阔天地的传播脉络。它不再是地域的私藏,而是成为全民共享的精神财富,在不同土壤里生根发芽。
翻转信封,反面“雷锋精神”的红色标题下,一段文字掷地有声:“雷锋是一个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要在自己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这段阐释既是对雷锋精神内涵的精准提炼——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小善成大善的坚守、爱岗敬业的“螺丝钉”品格,更是对当代人传承精神的深情召唤。山东临沂2023年5月7日的邮戳,是精神抵达的见证,也暗示着这份精神力量在新坐标下的延续。
在今天,雷锋精神从未因时代变迁而褪色。从社区里的志愿者为老人送餐,到职场中年轻人在岗位上精益求精;从路人顺手扶起摔倒的自行车,到企业员工自发组织的公益行动……无数“当代雷锋”以平凡善举诠释着精神的当代形态。这枚实寄封的传递,恰似这种传承的隐喻:它从一个起点出发,在流转中让精神的火种不断点燃新的光亮。
这枚小小的实寄封,是纸质的载体,更是精神的桥梁。它让我们看见,雷锋精神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流动在时代血脉中的暖流。
从抚顺的邮戳到临沂的印记,从纸面的文字到人心的践行,雷锋精神正以这样具象而温暖的方式,在岁月长河中永远闪耀,激励着我们于平凡处践行伟大,在坚守中传递温暖,让“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