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想吸引年轻人,发行方的政策背后,却依旧是老预订户的“包围网”!

想吸引年轻人?这个口号大家听得耳朵起茧了。其实,在邮票的发行市场,年轻人虽然是未来的主力军,但现实却是,发行方的政策总是绕不开老一辈集邮者的“铁饭碗”。为了维护这些老预订户的利益,发行方在政策上做了不少手脚,尤其是那些让新订阅者望而却步的高门槛,这一切背后暗藏着怎样的“玄机”?老预订户的“保护伞”在邮票市场上,老预订户的影响力远超外界的想象。想必不少人都发现了,今年邮票的预订情况依然“亲老不亲新”,无论是年册的抢购,还是邮票的预约,年轻人都很难突破这一层层的“老预订网”。新手想要加入,几乎是门外汉,只能眼睁睁看着那些老面孔继续在圈内活跃。然而,若真放开预订,邮票的发行量一旦大幅提升,市场上便成了“纸堆山”,最终大家都难以卖出好价,老预订户的利益也会被直接威胁,岂能轻易让步?邮票市场的尴尬循环说到底,邮票的市场就像是一个怪圈。每年,发行方不敢放宽政策,担心市场泡沫再次膨胀,导致邮票价格大幅下跌。为了方便大家交流和讨论,我们特别成立了邮票俱乐部群。大家可以识别下方的二维码加入。
另外,欢迎大家点击下方的名片,关注【邮币世界】公众号,我们会在上面提供更聚焦的集邮信息。与此同时,年年推出新邮和纪念币,想吸引一部分年轻人,却常常事与愿违。就算是推出了盲盒和手账等新型组合,最终的“吃货”依旧是那些“老邮迷”。年轻人对邮票的兴趣,更多还是停留在好看和潮流的层面。真正愿意投入大量时间和金钱去收藏的,少之又少。政策背后的隐性角力说穿了,这一切都不过是一个利益博弈。发行方每年精心设置的“吸引年轻人”政策,其实大多数都是伪命题。真正让他们不敢放手的,是那些在市场上早已占据重要地位的老邮迷。想让年轻人参与进来,可以,但要花费巨大的代价,这代价就是,老一辈的集邮者逐渐流失,从而带来市场的崩塌。而若是将这些老订阅者直接踢出局,发行方可想而知,自己也将失去稳定的收益来源。毕竟,年轻人能保证的消费力有限,而老邮迷可一度撑起整个市场。结局是“谁也拿不下”未来的集邮市场,归根结底,还是要依赖老邮迷的坚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批人逐渐老去,邮票市场的活力也会跟着减少。年轻人能否接过这根接力棒,还是个大问号。若发行方真想改变这一现状,恐怕就要拿出真正能打动年轻人的诚意,而不仅仅是花样繁多的“包装”或营销手段。真正的魅力,还是要从邮票本身入手,让它成为年轻人心中的“珍贵符号”。否则,继续这样一边做“年轻化”,一边维持老客户的体制,邮票市场注定会越走越窄。另外,如果喜欢这篇文章,别忘了右下角点赞和点在看支持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