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新邮450万发行量是底了吗?解构我国邮票制定的发行量→

关于邮票发行量是大多数邮友最关心的一个点。如果一套邮票按需定量发行的话,大家认为发行量会是多少呢?
 
邮票发行量的组成先理性,客观的聊聊我国邮票的发行结构!注意这是2025年,因此当下缩量后数据分析。目前中国邮票基本由4点组成:新邮预订量+新邮零售量+产品用票+库存票!
【新邮预订量】首先,每年10月开启预订下一年的新邮预订,而邮票的发行量中的所谓的套票量,包含了新邮预订中的产品:年票、年册、方联册、大版年册。这是我国新邮发行量的基石,如果根据往年数据推测!大版资格最高是10万,预计可能在8万左右,除生肖和个别系列大版16枚外,现在新邮大多在12枚,也就是大版预计平均占用邮票量100万左右。年票,年册,方联册预计在300万左右。因此所有的加起来,新邮预订量平均占比预计在400万套左右。新邮预订量也是我国邮票发行量的核心支撑,占比总发行量的8成左右!
【新邮零售量】包含各网点线上自提预约,网点线下零售,集邮网厅寄递销售量,都在新邮零售量里。在《2025年新邮零售模式优化调整的通知》文件,新邮还没执行之前,网点的零售量包含了自提量,邮政网厅之前也会公示的这个数据基本在20-30多万之间。而网厅寄递的量数据不明,预计在几万套左右吧。因此加起来不会预计不会超过40万。
 
【产品用票】就是中国集邮总公司开发的:首日封,明信片,各种产品册用票,目前这类也大幅减少中,主要因为发行量缩减了,不少邮票几乎是没有大版册的,据近几年传出的数据一般就算开发大版册,在5000册左右,一般12枚的大版,也就是用量6万左右。当前新邮首日封像《篆书二》《食用菌二》首日封发行量大多在8万枚左右。这也是为何近期的2套新邮,发行量相差100万,最主要原因还是版式大小。《篆书二》大版邮票含16套邮票,发行量590万,大版印制量约在36.875万版《食用菌二》大版邮票含12套邮票,发行量490万,大版印制量约在40.83万版但可供邮总开发的新邮产品,明显减少很多,否则不可能大版册看不到。因此当下可供开发产品册的票源也在明显缩减!预计就10-20万之间吧。
【库存票】这个肯定是有的,但数据多少,一是比较神秘,像央行也有所谓的资料存档票,一般是1-2万套。但中国邮政的库存会留多少,那就不知道了。当然现在减量下,2025年的库存票,应该不会太多。
 
 
新邮产品已受影响因此通过刚刚发行的《食用菌(二)》邮票来举例说明下。在设计和工艺方面,得到大多数邮友的认可。而这套邮票的发行量为490万。而小编查看中国集邮的产品开发里,发现只有三个邮品:明信片,首日封和四方联纪念邮折,或因现在发行量缩减之下,新邮大版产品册现在已经很难看到了!
而小编查询了各大邮币交易平台,一尘、邮宝、互动,均没有看到《食用菌二》大版的身影。而撕口大版确实有,但仅仅大宗市场上只有1版的成交记录。
因此前几天看到有邮友留言,说是整箱,原封的,或许还停留那几年天量的时代。而邮票的打折的根源,还在纠结发行量,到不如看看真正的原因。
 
减量下难改的困境
但为什么发行量490万的《食用菌》邮票,邮总都没库存开发产品册了,还打折呢?其实最大的原因是邮票供求关系的组成!
每次新邮发行后,可以看到邮币大宗市场上大量的销售,而这些可以说全是大户预订的邮票。但圈内强需求的邮友,要么预订新邮了,要么购买自提了,因此邮商手上的票卖给谁呢?市场上打折卖票的都是邮商,但邮商为啥要打折卖呢?因此需求不多,但客观来讲打折是邮商的错吗?其实无论是邮商、黄牛、投机、还是爱好者,存在即合理,在哪个行业都一样。
正因为邮商靠卖票生存,各地方公司完成的为了新邮预订的KPI考核,因此与大户也产生的合作关系,同时可以低于面值的内部结算价大量预订新邮。
而随着集邮行业投资来讲,过度受到一级市场干扰下,行情很难有起色,只要上涨的邮票,一级市场就有出现高溢价的产品册。对于集邮行业投资过度影响之下,经过多年以来的失望,场外资金很难再吸引进来了。从而导致目前集邮行业投资,主要都是圈内资金。但圈内资金有限,很难让整个盘面起来,因此大家发现,只有个别的品种有庄家在玩的,才会出现大涨的情况。
同时受邮票题材、邮票打折等负面口碑的影响,邮票发行量因为有了新邮预订的支撑,基本不用去像生肖邮票一样,到处宣传打广告,其它邮票这方面的营销投入也基本极少,因此没有IP支撑的题材,想破圈真的很难。
同时邮友们或预订,或自提,完全满足了圈内爱好者们的需求。而邮商手上预计百万级别的量,邮友们人人都有了,圈外人对题材不感兴趣,这些出给谁呢?那么只能低价或亏本出手。
这就是当下集邮行业的现状!
以现在的新邮预订量,加上零售量,可供邮总开发产品票的量,不再像往年那么多了,所以导致现在不少邮票大版邮票产品册。
因此,2025年这个局面还是很难改变,而这个困境,只能从新邮预订的架构上改变,但新邮预订是中国邮票发行的基石,如果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真的很难。
但以2025年当下新邮的低迷,预计2026年邮商们也会大幅减少预订量了。但这个是被动的减少。
还是需要中国邮政能出手改变新邮预订的规则,只有从源头掐死新邮预订的KPI考核,才能让邮票打折的状态改变。但确实难,但也是确实要变的。以上仅为小编客观的数据推算。仅代表个人观点。
了解整个邮票发行量的组成后,现在编年邮票多枚套票已来到490万发行量,页套票版张《中国人民解放军挂像英模》发行量已来到450万,毕竟预订户的大版册每个只需要1版。
当然不是,但真的也差不多了,很多邮友老说什么200万,300万的,甚至还有说100万发行量的,其实都没有考虑新邮预订量的占比,光大版资格的量都近100万了。还是需要客观的看清本质问题。
因此通过分析邮票发行量组成,2025年新邮发行量目前450万左右基本已经到底了。而还在盼望减量的话,那就要看2026年的新邮预订政策,是否继续收紧了。但发行量一定是少就好吗?其实并不是。
毕竟一个市场的构成是多维度的,邮票题材,工艺,发行量,宣传,口碑等等,还是非常复杂的。因此如何改变当下集邮行业的困局,还是需要更多有力的政策出台。
而希望纪特邮票,未来是否走向按需定量发行的发型模式,这个不知道。但中国邮政确实可以考虑尝试一下,发行几套按需定量的邮票,看看市场的反应。
对于新邮发行量多少,还是应该理性客观分析,在考虑新邮预订量,零售量和邮品(无大版册)等需求下,不是说邮票发行量最低多少,而是看供需平衡下,最适合发行多少。
因此2026年新邮预订的政策是否有巨大的调整,更显的尤为重要了!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藏品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