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特供邮票这一类限量发行的邮品,成为了收藏市场的一大话题。特别是中国邮政的特供邮票,其背后所隐藏的利益链条,也引发了收藏界的广泛讨论。与其他国家的邮政不同,中国的特供邮票不仅仅是限量公开发行,还通过摇号、产品册等方式进行二次销售,最终让市场参与者难以获得应有的回报。这样的发行模式,令很多邮友对邮政的公信力产生了严重怀疑。特供邮票的发行现状特供邮票,顾名思义是为了特定的目标群体或市场推出的限量邮品。与法国、英国等国家的邮政相似,特供邮票一般都是限量公开发售。然而,中国邮政的做法却与其他国家有着本质区别。中国邮政在特供邮票的发行过程中,先通过摇号售出一部分,再推销装帧高溢价的产品册。没有停止此类操作时,还会继续开发新的产品以牟取更多利润,最终让初期中签的邮友不仅没有获益,反而在市场中面临价格的下降。市场反应与消费者失望这种操作方式,让很多邮友感到愤怒。以《三地蛇》小全张为例,最初的摇号价格是52元,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操作后,邮票的市场价格却跌至30元左右。这一价格波动,对中签的邮友来说无疑是重创。而且,更为糟糕的是,邮友们往往在这种操作下,根本无法按照预期的价格获取到心仪的邮票,导致了他们对邮政的信任大打打折。这样的销售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让新的邮票收藏者失去了继续投资邮票市场的动力。邮政的责任与反思特供邮票的背后,其实反映的是中国邮政在商业化运作中失去的初心。作为集邮品的生产方,邮政理应以服务收藏者为重,尤其是在限量发售的产品上,应该考虑到市场的公平与透明,而非过度追求利益最大化。为了方便大家交流和讨论,我们特别成立了邮票俱乐部群。大家可以识别下方的二维码加入。
另外,欢迎大家点击下方的名片,关注【邮币世界】公众号,我们会在上面提供更聚焦的集邮信息。如果能够在发行中做到“按需定量”,而不是过度操控市场,或许特供邮票能够在给邮友带来乐趣的同时,保持市场的健康发展。过度的商业化操作,最终只会让市场的信任度不断下滑,甚至彻底丧失。展望未来的邮票市场回望2023年和2024年的特供邮票发行,我们不难发现,特供邮票的品种逐渐减少。虽然这表明邮政可能在进行调整,减少市场的饱和度,但这是否代表着一种新的发展方向呢?如果能像《西游记五》双联张那样,保持适度的限量发售,并且彻底放开市场,让消费者根据需求去购买,而非通过摇号、捂盘等操作,或许可以让邮票市场回归其原本的魅力。最终,不管是邮票的数量还是价格,市场自会给出公平的答案。特供邮票的未来究竟如何?是继续依赖当前的销售模式,还是彻底改革?相信这是每一位集邮爱好者都在思考的问题。另外,如果喜欢这篇文章,别忘了右下角点赞和点在看支持我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