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5大寨邮票来了,拥有过的人应该都几十岁了吧?

今天,老汉我要给大伙讲一套老邮票,先给你们上下我手里的货吧,有新票、有信销,还有厂名等等吧,玩的就是一个尽兴、量大、管饱。
T5《大寨红旗》邮票是邮电部于1974年9月30日发行的纪念邮票,旨在纪念毛泽东提出“农业学大寨”号召十周年。
邮票由李印清设计,北京邮票厂采用影写版工艺印制,全套共5枚,每枚面值均为8分,发行量各800万枚,规格为60毫米×27毫米,齿孔度数11度。 
邮票以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的农业建设为主题,讲了一个人定胜天的农民发展故事。
话说太行山区有个大寨村,“七沟八梁一面坡”的地形导致土地贫瘠、十年九旱,粮食亩产不足200斤,村民长期挣扎在温饱线上。
1953年,大寨响应国家号召实行农业集体化,在党支部书记陈永贵的带领下,制定了“十年造地规划”,决心通过集体劳动改造山河。
他们仅凭双手、扁担和镢头,将4700多块“三跑田”(跑水、跑土、跑肥)改造成2900块“三保田”(保水、保土、保肥),建成稳产高产的“海绵田”,粮食亩产从互助组时期的84.5公斤跃升至人民公社初期的271.5公斤,提前9年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目标。 
1963年,大寨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80%的梯田被毁,78户村民无家可归。陈永贵提出“三不要三不少”(不要国家钱、粮、物资,交售国家粮食不少、群众分红不少、社员口粮不少),带领村民自力更生重建家园。他们用9天时间炸开“老虎吃天”的石窝取石,夜以继日修复梯田、建造窑洞,灾后三年实现粮食亩产372.5公斤的大丰收,向国家交售12万公斤粮食,成为全国瞩目的典范。
这一壮举被《人民日报》报道为“大寨大队受灾严重红旗不倒”,引发中央关注。 1964年,毛主席发出“农业学大寨”号召,周总理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总结大寨精神为“政治挂帅、思想领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爱国家、爱集体”。
此后十年间,全国掀起学大寨运动,大寨成为农业战线的旗帜,陈永贵从农民成长为国务院副总理。
这套邮票通过五个独立画面展现了大寨人民战天斗地的劳动场景与精神风貌:
第一枚“革命豪情”描绘了大寨人民改造荒山的壮志;
第二枚“艰苦奋斗”刻画了集体劳作的拼搏场景;
第三枚“科学种田”突出了农业技术革新的实践;
第四枚“大丰收”呈现了粮食满仓的丰收景象;
第五枚“大寨红旗飘万代”则以红旗为象征,寓意大寨精神的延续。 
该套邮票的设计风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画面构图简洁有力,人物形象朴实坚毅,色彩以红、黄为主色调,强化了政治宣传的视觉效果。
老汉我珍藏了几十年的箱底货今天拿出来给你们讲讲故事,大家觉得咋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