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二)
遥远的40多年前,彼时的中国人民邮政发行了一套《食用菌》特种邮票,由著名邮票设计师潘可明操刀设计。可能连潘大师都没想到,“食用菌”这个题材沉封如此之久后,即将再次发行第二组邮票。这说明在JT票时代就没有做好发行计划,票名取得很大很广,占用很多非常棒的题材,本应多组发行,到头来只发行了一套邮票草草了事。现如今,食用菌类越来越受大众喜爱,在餐饮中占比越来越高,发行这类题材邮票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况且,还能使邮票选题多元化、分享科普知识和宣传云南风情,一举多得。在设计上,由潘大师绘制的第一组邮票非常漂亮,期待第二组继续延续此类风格。首先,必须得是手绘。手绘才能显示诚意,如果用电脑处理还不如选择实物照片,如若能印刷还原的话。第二,不能用工笔,应当用油画。因为邮票宣传与专业研究是不同的,工笔过于写实,油画的厚重感更能表现食用菌的生长环境。最后,突出单菌,背景以生长环境衬之,做到重点突出、相辅相成。当然,还可以大胆一点,将四枚邮票所表现的菌类放到一幅大画卷中,以类似恐龙小版张的形式发行,这样就更有艺术价值了。
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
2024年7月27日11时15分,“北京中轴线”终于申遗成功,成为中国第59项世界遗产,着实不易,可喜可贺,值得点赞,发行邮票真真地迅速。根据官方公布信息,“北京中轴线”15个遗产构成要素为:钟鼓楼、万宁桥、景山、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太庙、社稷坛、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国家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正阳门、南段道路遗存、天坛、先农坛、永定门。怎么说呢,有些已经是世界遗产,有些又是现代产物,这个项目有重复感且缺少“遗产”的旧物感,颇有微词。但不管怎么说,终于成功了,发行邮票庆祝一下,锦上添花纪念纪念,也是伟大功绩不是。全套邮票共计五枚,按照项目重要性和去除曾经发行过邮票的项目,盲猜一下主图内容,应该是:钟鼓楼、景山、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南段道路遗存和永定门。当然,如果将多个遗产点硬拼凑到一起,全是全了,但会非常难看。最好也是最便捷的设计,就是以正视图,展示单个遗产点的对称效果,雕刻、胶印、影写印制均可。邮票设计虽说中规中矩一些,但设计师可以在大版上做文章。在我看来,可以参考《澄江化石地》特种邮票的模式,中间是过桥,展示北京中轴线的简图,左右两侧分别排布一套邮票,且在过桥简图中用圆圈或文字标明邮票所表现的主图位置。这样,才能更好诠释此遗产项目“中轴”的概念。
中国人民解放军挂像英模
为了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一百周年,中国邮政开始安排发行相关题材邮票。与之前的选题套路不同,本次中国邮政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发行一套《中国人民解放军挂像英模》纪念邮票,并且还是10枚的大套票。在我看来,建军百年华诞之际选择发行挂像英模邮票,是非常智慧的选择:不仅能够宣扬英雄精神,还能高度表现我们解放军在不同时期一如既往地为人民服务,甚至牺牲自己生命的事迹。鉴于中央军委发布过封像英模的标准宣传画,那么在邮票设计时就不能天马行空地创作。简单一点,直接将英模挂像放到邮票上即可。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英模挂像表现内容比如复杂,因此邮票票幅不能过小,否则效果将是黑糊糊一团。当然,这套邮票可以以全张的形式发行,但不能因全张过大而减小票幅,那就真的得不偿失了。
古树名木
这套邮票名字有点意思,叫“古树名木”。据有关部门规定,一般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大树即为古树;而那些树种稀有、名贵或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则可称为名木。这么看来,《古树名木》特种邮票可以分多组发行。当然,本次作为第一组能否一炮走红,对以后是否继续发行至关重要。从选题上,古树与名木是一体的,即邮票主图所表现的内容需包含“古树”和“名木”两项,像著名地点的树木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方向。即然表现的是植物,那么植物就应当放到c位。而这个题材又不是严肃的科普邮票,那么可以搭配点与其相关的建筑,拓展邮票表现内容。当然,最佳的创作方式是手绘,比如国画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表现手法。需要注意的是,《中马建交五十周年》纪念邮票对树木的表现非常差劲,一定要规避这个大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