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中国邮政开始加快了邮资封片等的发行速度,估计也是为了避免退钱或者尽可能地少退钱,最新的一个普通邮资封片是《中国最北邮局》。33万的发行量,已经保持多年不变了,不过,即使如此,也难以走出独立行情。或许是因为题材的局限性,再也没有出现邮路片那样可以持续走俏市场的产品了。
事实上在PP338的邮路片之后,邮政发行的普通邮资封片,基本都是保持在3、4元的价格,个别品类已经跌破3元,这还是在只有33万发行量的基础上维持的。我们也关注到,在发行当日,网厅都会有零售,一般的线下邮局很少有零售,因此抢购网厅的邮寄包裹就变得非常抢手了。
不过,在抢购成功之后,我们关注到在一些第三方平台,销售和购买“闷包”的用户也越来越多。简单地说,“闷包”就是指在网厅抢购之后,收到货之后不拆包,保持原包装直接转寄给买家,买家只是对赌收到货的号码,也就是说如果是一组标十的好号码的话,无论是出售,还是参加评级再转卖,都会有一定的溢价空间。
对于售卖者而言,一是自己抢购成功了,即使加上运费,一枚片的成本也就是2元左右,合计大概20元,如果能够卖到40元一个“闷包”,也有一倍的利润,也就是一个“闷包”可以赚20元左右,一般能够抢到4、5个“闷包”也算手快的了,都转卖了也不过只有百元左右的利润,其实已经是非常微利了。但即使这样,很多用户也要出售,说明邮市的利润空间是何其微薄了。
二是售卖“闷包”的用户,基本不看好后市,也不看好所谓的好号码的增值空间,因此直接转手卖了就是最直接的选择。他们一般在抢购成功之后,直接在一些第三方平台就挂牌出售,没有丝毫的犹豫,就是赚取其中微薄的利润。
对于购买的用户,主要就是对赌收到的号码不错,如果有豹子号之类的,自然会有一定的溢价空间。毕竟,现在封片市场也开始出现了炒号的买家和卖家;不过,这部分用户所占的比例还是偏少。因此,我们看到兜售“闷包”的用户更多,至于出手收购者相对就少了许多,这也是为何“闷包”的价格也是一降再降;我们看到一些第三方平台的价格已经降到了30左右,也就是说,抢到的一个“闷包”的利润也不过10元左右,如果再有运费在其中的话,利润会更低。这也再次证明邮市的脆弱。
在新邮征订之前,借着小型张和部分TP的热销,一度让市场以为行情或许会有复苏;但好景不长,随着新邮征订的结束,“大户”解冻,市场上开始充斥了大量的货源,这时候各品类的邮品价格都出现了下滑,说明承接着很少,市场只有不断向下寻找空间。包括“梅超封”也是如此,如今梅兰芳封中封的价格也是不断向下寻求支撑,市场的买盘并不踊跃,而卖盘却是比比皆是。再比如最近最火爆的上海亚展的特供邮折也是高开低走,虽然当日上海有不少现场收购的邮商,不过现在在第三方平台的各种卖盘层出不穷,价格也是不断地盘下,说明市场的承载力依旧不强,才有价格的不断向下寻求空间。
“闷包”作为一个特殊现象的市场影响力也在逐步下滑,一旦跌到叠加邮费都无法包住的时候,人们的抢购热情也就不再了,最终留下的还是一地鸡毛,对于市场的复苏没有一点儿好处。邮政依旧没有找到能够唤醒市场的良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