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收藏市场的低迷已成不争的事实。新邮一上市即打折,已让不少集邮者心灰意冷。长期以来,新邮的发行量虽然有所下降,但市场反应却始终不给力。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问题?又该如何破解这个困局?让我们一探究竟。挤牙膏式的降量未能挽救市场
从2019年开始,邮票发行量终于迎来了调整。2019年,发行量从1000万急剧下降至700万,堪称降幅最大的一年。之后的几年中,虽然发行量有所下降,但幅度越来越小。2020年,发行量首次低于600万;2021年进一步下降至590万,2022年几乎持平;而2024年发行量也基本保持在600万左右。尽管如此,这种“挤牙膏式”的降量策略似乎并未对市场产生预期中的好转效果。即便是发行量降至530万的小型张《莫高窟(二)》,在市场上的表现依旧乏善可陈。这是什么原因呢?难道仅仅是因为发行量过高吗?按需发行是否能解决问题?
最近,《西游记》双联小型张在网厅预售,供集邮协会会员购买。
每位会员最多能购买三个,每个售价20元,价格与前几年双联小型张相同,只是改为丝绸版本。这次的发行量则根据预定量来确定。看似“按需发行”会是解决问题的良方,但实际情况却未必如此简单。近年来,双联小型张已经成为市场上的常客,虽然发行量从300多万降至100多万,但价格依旧一再打折,市场信心也逐渐下滑。此次的按需发行是否能够改变这种局面,恐怕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毕竟,市场对双联小型张的恐惧已经根深蒂固,哪怕发行量大幅下降,价格也未必能有所上涨。集邮市场的困局与出路
1990年代邮票行情暴涨,主要是因为集邮者数量激增。
1997年,官方数据显示国内集邮者超过1700万,而当时的邮票发行量为2300万,仅比集邮者多了35%。而如今的情况却截然不同。集邮者的数量最多也不过70万,而邮票发行量却高达600多万,集邮者与发行量的比例达到8.5倍。这样的市场条件,自然让邮票价格难以上涨。按需发行能够保住邮票面值,但难以带来实际的价格上涨。
集邮者已经基本覆盖了预定量,高价出售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与八十年代相比,如今的集邮市场缺乏新鲜血液,每年入坑的新人少之又少,相反老集邮者逐年减少,这样的市场环境注定了邮票价格的难以攀升。再者,邮商的数量也远少于二十多年前,市场活力大打打折。短腿特供模式能否拯救邮市?
目前,短腿邮票成为了市场上为数不多的涨幅品种。
发行量降至十几万,甚至更少,并且无法预订,这种类型的邮票因为稀缺性和无法平价买到,仍然保有一定的上涨潜力。未来的新邮或许可以通过转向短腿特供模式来获得一些发展机会。比如,发行一些量小的品种,通过摇号方式供应,尽管这些品种多数是年册必放的票,尚需再进一步的尝试和探索。最好的解决方案或许是将邮票的发行量大幅减少,比如降至100万,剩余的量通过网厅摇号出售。这样既能满足会员的预订需求,又能提升市场的活跃度。同时,会员预订时需真实缴纳预定金,这样可以清除掉市场上的水分,真实反映集邮者的需求。如果能够将发行量从600万降至100万,是否还能看到新邮价格打折的现象?总结来说,邮市的未来寄托于能否通过合理的发行量和模式调整来重拾市场信心。曾经的繁荣已成过去,如今的邮市亟需一个实质性的改革和振兴策略,否则即使短腿特供模式再怎么尝试,市场活力也难以恢复。邮票市场的“日落西山”,是否能迎来新的曙光?这将取决于各方的共同努力和市场机制的创新。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