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梅兰芳先生130周年诞辰
JP286梅兰芳诞辰130周年纪念邮资片在10月22日发行
邮资图:梅兰芳先生照片
主图:梅兰芳在生死恨扮演的韩玉娘剧照
京剧《生死恨》,是20世纪30年代初中华民族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危急时刻,忧国忧民的梅兰芳,为激发国人爱国热情而组织编写的一出古装戏。
据梅兰芳多年后回忆,在1920年代末,他就积极酝酿编演一台鼓舞国民同仇敌忾抵御外来侵略的戏。经与齐如山讨论决定,齐如山改编明朝剧本《易鞋记》本,很快便完成初稿,共39场戏。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国内形势越发严峻,不久后梅先生举家迁往上海。面对日益紧张的政治形势,梅先生为实现宣传抗日的夙愿,决定再度改编《易鞋记》,因齐如山不在上海,他改邀许姬传参与编写,对齐如山草成的剧本重新结构,大家一起集思广益,由许姬传、李释戡执笔写词,剧名改为《生死恨》。新改本删去原本里的旁枝杂叶,篇幅从原来的39场缩短为21场,按照梅先生思路,突出表现被敌人俘虏的悲惨遭遇,以此唤醒大敌当前某些醉生梦死、苟且偷安之人,立即投入全民奋起的抗敌洪流中去。剧本定稿后,立即投入排练。梅兰芳饰韩玉娘。从1936年2月26日起在上海天蟾舞台首演3场,剧场效果十分强烈,却引起上海社会局日本顾问黑木的不满,他通过社会局以非常时期编演新戏须经审查批准为借口干预演出,梅兰芳则以票已售罄为由,移至南京大华戏院又演了3场,更是火爆异常,据当时报纸报道,排队购票的群众竟然将票房的门窗玻璃挤碎。
这也是抗日战争胜利前,梅兰芳先生编排出演的最后一部大剧。可见梅先生的傲骨气节,华夏楷模
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沦陷,梅兰芳蓄须明志,罢歌罢舞,直到抗战胜利后才重登舞台。
1947年冬天,著名电影导演费穆邀请梅兰芳拍一部京戏电影《生死恨》,这部影片试验冲洗彩色胶片技术,摄制中国电影有史以来第一部彩色影片。
《生死恨》故事内容:
故事发生在宋代。金兵南犯,程鹏举与韩玉娘先后被金将张万户掳去为奴,且强令二人婚配。婚后,韩玉娘力劝程鹏举逃回故里。事泄,张万户将韩玉娘转卖,并将程鹏举赶出。程慌乱中将一只鞋遗落,被韩玉娘拾起收存。程鹏举携自绘的军事地图投奔抗金元帅宗泽,宗泽得图,如虎添翼,一举将张万户击溃。程鹏举升任襄阳太守,因思念玉娘心切,派家将赵寻携带包袱以鞋为证,往原地寻访时韩玉娘几经转卖,历尽磨难,寄居于义母李氏家中。赵寻遍访不得,只得复命。岂料在返襄途中与韩玉娘巧遇,玉娘见鞋,悲痛万分,突发重病。鹏举闻讯赶来,玉娘已卧床不起,夫妻相会,抱头痛哭,玉娘一恸而终,夫妻遂成永诀。
李龙海2024.10.26
纪念梅先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