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将至,邮票市场的前景愈发令人堪忧。
邮票打折的现象依旧频繁,即便邮政部门连续几年大幅减少发行量,市场依然未见起色。曾经发行量一两千万的邮票遭遇大幅打折潮,如今发行量已经缩减到六七百万,可是市场反应却仍然不尽如人意。这让人不禁要问: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市场如此低迷?减量未能扭转局面,打折依旧
从2019年开始,邮政部门意识到发行量过大的问题,开始采取减量策略。
短短三年间,套票的发行量从2018年的1300万减少至2021年的700万,小型张的发行量也从1000万降至580万。如此大幅的减量本应为市场带来正面效应,然而,打折的现象仍然存在,只是程度稍有缓解。过去五折以下的打折现象比比皆是,最低甚至跌至三折多,而现在,大多数邮票价格虽然维持在五折以上,小型张价格也有所上涨,但问题依旧。显而易见,减量虽有一定效果,但未能彻底改变市场颓势。邮政内部结算机制的“幕后黑手”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邮政内部的结算机制无疑是关键。
根据业内消息,地方邮局的拿货价最低可以到一折,这直接导致邮局为了完成考核指标,以低价打折的方式将邮票批发给大户和邮商。如果大家拿货的价格都在面值以下甚至更低,谁会愿意以面值出售呢?这便是邮票频频打折的根本原因之一。邮政为何宁愿打折给大户和邮商,也不愿直接面向集邮者销售?这要从预定量谈起。如今,集邮者数量已大幅减少,估计只剩下70万人左右。虽然邮政在1997年公布了集邮者1700万的数字,但此后再未公布过具体人数。结合预定量来看,目前邮票的总预定量在400万左右,而这其中,大户和邮商的订购量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如果邮政取消了这些打折,预定量将会大幅减少,而邮政也会面临无法及时回笼资金的困境。预定机制的两难困境
有人建议,邮政可以通过扩大预定规模来增加销量,但这并非一条易行的道路。
近年来,邮政确实逐渐放开了部分邮票的预订,例如年册的预订已经可以通过摇号方式获得,甚至文创类的高附加值年册也可以随意预定。然而,套票的预定依然有限制。即便如此,打折现象依然普遍,若完全放开预订,市场恐怕会进一步萎缩。对于集邮者而言,越难得的东西往往越有价值,若是人人都能轻松预定,反而会降低邮票的市场价值。邮政需解决核心问题
眼下的问题在于,邮政是否愿意改变现行的内部结算机制。
如果地方邮局不再以低价倾销邮票给大户和邮商,打折现象或许会得到一定的缓解。然而,仅仅限制大户拿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大户和邮商并非傻子,若非内部结算价低得离谱,谁愿意以亏本的价格销售呢?邮政当前的发行量已远超市场需求,预计2025年的实际需求量仅在200万左右,但发行量却高达600多万,这种供大于求的状况只会加剧市场的低迷。如果邮政希望市场回暖,首先应该将发行量减至300万以下,而不是一味限制大户的预定量。当前的操作方式,极有可能导致大户和邮商在2025年减少预定,甚至完全退出市场。最终,2025年邮票的实际需求可能会缩减至200万,这才是邮政真正需要面对的问题。市场未来的不确定性
如果邮政继续坚持现有的操作模式而不做调整,2025年的邮票市场将依然低迷。
只有在发行量减至合理水平、内部结算机制得到改善的前提下,邮票市场才有可能重新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否则,市场持续低迷将成为一种常态,集邮者们的热情也会逐渐被消磨殆尽。我们不禁要问:邮政是否真的明白问题的症结所在?是否有勇气去面对并解决这些问题?只有时间能给我们答案。或许,在未来的某个时刻,邮票市场能够迎来真正的春天。但在此之前,邮政需要做出切实的改变,才能为集邮者们带来信心与希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