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邮票、中期邮票、近期邮票,这样的称呼时常困扰着集邮新手,特别是刚刚脱离了新中国邮票的小圈子,放眼世界的集邮爱好者们。早期、中期、近期,这些模糊不清的时代概念的分界线应该划在何处呢?
一、众说纷纭的早期邮票分界线
从1840年英国发行第一枚邮票开始,世界各国邮政开始纷纷发行邮票。 1843年3月1日,瑞士的苏黎士州发行了一套地方邮票,邮票的主图为面值数字“4 ”和“6”。尽管州里的规定是,寄信人自由选择贴或是不贴邮票,但事实却是,极少有人选择不贴邮票;表明了人们对这一新生事物的喜爱。
同样是1843年,巴西邮政也发行了首套邮票,图案为椭圆形的线框,中央印着面值数额;人们形象的称其为“牛眼邮票”。
1847年,美国发行了以富兰克林和华盛顿头像为图案的第一套邮票。
1849年,法国发行了以谷物女神为图案的第一套邮票。
随着世界各国邮票的发行,邮政业务也变得繁荣起来。1874年10月9日,《伯尔尼条约》签署,万国邮政联盟成立。 作为最早发行邮票的英国,便把分界线划在这里,将1840年至1874年万国邮联成立前发行的邮票称为早期邮票。 这样的划分当然有其一定的根据,但是英国在邮票的发行上显然是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而这个时候世界很多国家还没有发行过邮票(比如中国),如此划分,岂不是很多国家都没有了“早期邮票”? 因此,国际集邮联合会主张以1900年新世纪的来临,作为早期与中期邮票的时间分界线。 如此一来,我国的大龙、小龙、万寿、红印花等清代邮票便可名列早期邮票之林。而根据我国的国情来看,1911年以前,清代发行的邮票均可定为早期邮票。
二、早期邮票的特点
从上述这些邮票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一时期邮票的特点是简明划一,邮票图案多以国家元首头像、神像、甚至是简单的面值数字为主。 在早期邮票中,美国邮政于1893年为芝加哥世界博览会发行了一套《哥伦布发现美洲400周年》邮票,十分引人注目。它的出现表明了邮票已从单纯的邮资凭证转化了为了有意识纪录历史事件的宣传品。
三、中期与近期邮票分界线
与早期邮票分界线的众说纷纭不同,世界各国对于中期与近期邮票分界线高度统一,那就是以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界。 中期邮票的特点是种类繁多。由于战事频繁,社会不稳定。军用邮票、占领区邮票、伪政权邮票等等,在这一时期不断涌现。在战争的炮火中,附捐邮票、加盖改值邮票大量发行。
同时,这一时期由于邮政业务种类的增加,以及集邮活动的日益普及,也促生了许多新形式的邮票。如航空邮票、卷筒邮票、小型张等等。邮票渐渐成为社会公认的小型艺术品。
四、近期邮票
二战结束后至今发行的邮票统称为近期邮票。 这一时期,系列化邮票增多,邮票题材更为广泛,集邮成为了更多人喜爱的国际性文化活动。同时,世界各国也逐渐淘汰了大多专用邮票,形成了以普通邮票、纪念邮票、特种邮票为主要票种的新格局。
岁月如梭,邮票种类的发展走过了由简到繁、由繁返简的曲折路程。创新是一切事物发展的不竭动力。近年来,邮票世界也在加速改革,多样化、趣味化、国际化的趋势明显增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