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发行方只顾赚钱,集邮人离开新邮不再回头!

在这个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邮票——曾经承载着人们情感与记忆的载体,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新邮一上市就遭遇打折的命运,这不禁让人疑惑: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现象?
在互联网的冲击下,邮票的邮寄功能逐渐被边缘化,但其作为有价证券的价值却并未因此减弱。
然而,发行方似乎并未意识到这一点,反而在集邮市场稍有起色时滥发特发,导致邮票价值不断贬值。
这种短视的行为不仅损害了集邮爱好者的利益,更让他们对邮票市场失去了信心。
回想九十年代,集邮大军浩浩荡荡,而如今却屈指可数。
当年的1700万集邮人如今只剩下不到100万,这样的流失速度令人震惊。
难道这仅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吗?
显然不是。
发行方的滥发和收割行为才是导致集邮爱好者大量流失的根本原因。
相比之下,纪念币虽然也会破发,但至少不会跌到面值以下。
百姓如果不喜爱,还可以将其回存至银行。
而邮票呢?
发行方似乎从未考虑过集邮者的感受,只是一味地追求利润最大化。
当集邮者满怀期待地去营业厅领取预订的新邮时,却发现手中的邮票已经打折。
这种失望和无奈,又有谁能体会?
面对如此困境,邮票市场还能否恢复往日的荣光?
这个问题恐怕很难回答。
但如果发行方能够真正站在集邮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做一些有利于集邮发展的事情,比如选择更贴近社会的题材、大幅度降低发行量、拓展销售渠道、增加邮票的使用场景等,那么集邮市场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然而,如果发行方依然执迷不悟,只想着“割韭菜”赚快钱,那么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到那时,失去的不仅仅是集邮者的信任和支持,更是邮票市场未来的发展前景。
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不禁要问:发行方真的愿意为了一时的利益而放弃集邮市场的未来吗?
他们是否愿意倾听集邮者的声音,做出一些积极的改变?
这些问题,或许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