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开放风景戳是邮政最明智之举,山西邮政终于醒悟了

有人说,现在“猴王”(金猴票,80猴)都开始下跌了,而且并没有止步的迹象。还有人说,其实不仅仅是猴票,包括很多收藏市场的所谓的“铁底”“硬通货”都在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这是大环境使然,并不是某一个单一品种的命运,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收藏市场整体都在下滑,市场在不同程度上都在向下寻求支撑。以时间换空间。
当大市场不景气的时候,怎么才能扭转颓势?对于邮市来说,其实怎么做都很难。新邮的发行,几乎是发行一套就“破发”一套。而邮政对于各种自助签、邮资机戳的审核却是快马加鞭,几乎是只要有需求,基本就可以被审核通过。短短几年的时间,自贴型邮资机戳已经发行了500多套了。一年的新邮才发行3、40套,而自贴型邮资机签从鼠年开始,短短5年时间,就走过了邮票十多年的发行节奏,这样的圈钱力度不可谓不狠。
如果是大势向好的情况下,这样的发行节奏或许还能被市场消化。但如今的邮市早已经是江河日下,这样的杀鸡取卵无疑是压死市场的最后一棵稻草。曾几何时,“玩签”的也是大有人在,各种加贴,各种趣味玩法,各种大全套的收集计划玩得也是不亦乐乎。
但如今呢?很多人直接选择了放弃,一些人选择象征性的集图,有的人也只是选择自己喜欢的品种才收集一二,也仅仅是浅尝辄止,不敢再大规模的投入,因为实在是一个无底洞,根本看不到最深处在何处?
有一些资深的加贴爱好者,也在实现了自己的一些初步计划之后,开始选择了淡出市场,从以前的孜孜不倦乐此不疲,到现在的“收山、洗手”,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江湖,从此只留下哥的传说,再也不见哥的身影了。
邮政,正在自己掘着自己的坟墓。貌似有点夸大其词杞人忧天,但事实就是这样,市场的恓惶早已经让人不忍目睹。不久之前,邮政甚至出台了一些所谓的对零售票的“政策”,打压的对象居然是零售撕票,撕口没有了,只能断版或者横四联、四方联了。此外,就是打压一些不合规的流入市场的邮票等等。邮政不找找“破发”真正的症结在哪里,反而对一些貌似的不正常现象加以苛刻地约束,最终只能是苦了实寄爱好者,进而让一些人再次选择退避三舍,不玩了。邮政不去思考,市场的打折票是因为什么打折的?真正幕后的“庄家”是谁?放出折扣的又是谁?打折预订的源头在哪里?出处在何方?流向市场的“货源”又是谁出的?
相信有太多的实寄爱好者,太多的集邮爱好者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也都能看到幕后的症结是什么吧?说多无益。市场是积重难返了,太多的人灰心了,不玩了,彻底地告别了这个伴随自己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喜好了。这是受到多么大的伤害才会义无反顾地选择退出啊?
邮政为何不好好地思考问题到底在哪里?为何不问计于民?为何不去想想究竟是什么原因带来的这种窘境?为什么年轻人不喜欢这个物件儿了?为什么对这个文化活动没有丝毫的兴趣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再看看如今的年轻人喜欢什么?集章,打卡,盖章,小红书种草的背后是什么样的一种热情?一枚枚纪念章、旅游章,网红章,能够吸引那么多年轻人去追逐,甚至专程去打卡去盖章,这是什么样的内在驱动力?邮政真的应该好好地思考这种缘由和内在的发展脉络了。
曾几何时,邮政有那么多的纪念戳,风景戳,伴随着一些纪念活动或者新邮的发展被刻制出来,但很多都是在短暂的使用几天之后就束之高阁了,很多集邮爱好者想盖的时候苦苦追索,但都求助无门。最终,人们失望了,进而就不玩了,不感兴趣了。
如今,笔者欣喜地看到山西邮政正在纠偏,对自己所属的一些风景戳、纪念戳,开始投放到相应的邮政网点,一些邮局终于又看到风景戳了,曾经辛辛苦苦刻制出来的邮政风景戳、纪念戳终于又见天日了。这真是一种非常好的推广策略,虽然现在或许问津的还是寥寥无几,但笔者在第一轮的盖销中,也欣喜地发现了一些年轻人加入进来,虽然他们不实寄,只是盖一些戳卡,但起码,他们还对这些风景戳、纪念戳感兴趣,还有人不远万里地奔波而来盖这些风景戳,说明市场的培育还是可以见到一丝丝成效的。
山西,是一个文化大省,各种文化积淀和文物、文明的传承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我们可以宣传的文脉乃至文明的演变,有更多的方式和途径,邮政也完全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传播这种文明、文化的延续。把属于我们的文化传播出去,需要各种方式的联动,合纵连横的背后,就是慢慢地培育和积累。如今,山西邮政终于开始行动了,真的要为她们点赞。这是一种非常好的传播集邮文化,以及一个城市的文明乃至各种文化交织的途径之一。
或许现在喜欢集邮的人还是非常少,尤其年轻人也非常少,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我们能够提供更多的多元化服务,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一种文明的变迁,文化的传承,相信集邮文化再次让年轻人感兴趣起来也未可知。除了风景戳以及各种纪念戳之外,其实,很多新邮以及邮票的使用,都可以提上日常,让本来就是消耗品的东西延续它固有的功效,让它真正地流通起来,让书信文化在一个小众范围内还可以延续,让邮票的使用可以在更大的范畴内得以延续,让一种传统不仅仅是被手机支付所取代。在科技的进步中,有一些复古的元素,其实依旧可以保留,关键还是如何转变思想,转变服务理念。让一种文化还能继续流传下去,这也是大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