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送《“最佳邮票评选”投票时间过半,数据了解一下》之时,在感慨谁会是“榜首”之余,对垫底的两套邮票均为“校庆”邮票,这一现象也产生兴趣。
那么今天就尝试解释一下,为何当下“高校校庆”邮票的口碑这么差:
中国邮政发行“高校校庆”类始于1998年发行的《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纪念邮票,之后也有发行,但成为每年邮票的“标配”,还是从2012年之后。
发行“高校校庆”邮票,用高情商的说法就是:扩大院校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提升毕业生的自豪感,并且还可以有效增加青少年接触邮票的机会,有效拓展集邮群体。
低情商的说法就是,增加“藏邮群体”,从几千名的在校生到数十万名的毕业生,都成为“只进不出”的贮藏群体,因为这些邮票对于相关院校的毕业生而言,不是邮票,而是青春记忆,奋斗的证书,甚至是和某些成功人士的纽带。
那么本身一个院校、邮政、师生和集邮群众“四赢”的操作,在刨除“高频”发行因素之外,为何现在沦落现在人嫌狗厌的局面?
01
院校知名度降低
2012-2015
先回忆一下,十年之前发行邮票的是什么学校?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
现在发行邮票的院校其在普通群众的知名度远不及十年之前,虽然也是985,211,双一流名单之列的院校,比如今年待发行的中国海洋大学,他们自己学生都戏称自己学校为984.5院校。(没有不尊重院校方,如有冒犯,请多谅解)
02
邮政销售政策失当
之后就是邮政某些拍板人员销售政策过于“神奇”,众所周知参加这类邮票首发活动的,除了惯常可见的集邮群体之外,还有很多的在校生和毕业生。本来就是惦记人家兜里的黄白之物,不去敞开销售,完成任务额,大多情况下还搞限售。可能邮政的人员不知道,这些参加校庆活动的无论是在校生还是毕业生,除了怀念青春,都在抓紧时间联络感情,有多少人会浪费宝贵的时间去那里排队?就应该随便卖,让他们一人拿一本册子去联络感情去。
更主要的是“一块饼,伸出好几双筷子”,在发行正规邮票之时,还发行各种邮资标签,个性化邮票。本指望能这些“校庆”邮票能够出圈拓展影响力,结果还都是圈内人买了回来。
03
元素相似度过高
还是集邮群体购买,设计优秀还是可以,但纵观我们的“高校校庆”类邮票,使用的设计元素以校徽,校庆标识,院校景观和校训等。其中校徽多为圆形,而校庆标识多以校徽为设计灵感,所以两者的视觉相似度就过高。
更要命的是最近几年采用的校园景观,本身创意是很好,但在落实过程中,特别最近几年多采用学校的主楼作为设计元素,因为现在高校校园多是建国初期修建,其建筑风格明显模仿莫斯科大学的设计,所以反应到邮票之上就是这个效果:
04
色彩相同邮票设计作为一种平面图形艺术,元素相似还不可怕,更可怕的是,使用的色彩还相似:
更要命的是2023年发行“高校校庆”邮票两套,纪念邮资封两枚,结果四枚邮资票品都是一个色调:
是日后高校校庆类邮票均是以这个色调为主色调?还是这个色油墨销售有什么政策?用一桶返两桶?
还有一点就是最近几年建筑类作为邮票设计的主要元素,多采用的是平视视角,各位设计师你们自己拍照的时候还知道选择个角度,结果邮票之上建筑一水的“证件照”角度。
为了日后发行“高校校庆”邮票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各位小伙伴还有什么想说的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