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邮票收藏给纸币收藏敲响了警钟

 一个收藏品种,不可能持久地火爆下去,但也很少出现象邮票那样强势了几十年后,在短短几年内变得奄奄一息。
  许多玩纸币的收藏爱好者,都是从邮票市场打滚过来的,邮市之痛刻骨铭心,数字人民币横空出世,人们难免心有余悸。
  几十年来,收藏的时兴品种一波接一波,部分品种持续火热,也有部分品种沦为冷门或小众收藏。而这些沦为二流货色的藏品,大多数都是印制品,如:小人书、烟标、火花、粮票、国库券、外汇兑换券、邮票、邮品、民国纸币等。而这些印制票证的藏品都存在周期率问题,其活力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减弱。
  印制藏品的活力为什么不持久?从上述介绍的品种来看,个人分析至少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发行量太大;功能丧失或过时;防伪性不强。
  以上三种因素使这些普通收藏品在广大普通收藏者面前失去吸引力,市场换手率低,逐渐沦为冷门不足为奇。
  邮票正因为发行量大,而且功能丧失,沦落的速度如山崩塌。如果人民币不再发行,或者很少有人使用纸质人民币时,人民币的命运会不会重蹈覆辙?世事难料,但有一点的是,人民币不会跌破本值,并且可以面值兑换。不过,不是所有的人民币都会失去收藏意义,第一套和第二套人民币的市场价值十分坚挺,这得益于存世量非常少的缘故,当然,这也不是普通收藏者所触及的东西。
  诸如大多数青铜器、字画、陶瓷、银元等藏品,市场活力长久不衰,主要是其鬼斧神工的魅力和高超的古代艺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是其它普通藏品无法逾越的。再说其稀有的存世量也奠定了其真正藏品级的地位。
  一个时代的人玩一个时代的品种,这个时代的人玩上一个时代的品种,没有人气基础和情感寄托。毕竟现代的人,对收藏的定义赋予了单纯的经济效益内涵,时兴的品种具有待开发的吸引力,过时的品种基本上发掘殆尽,有种食之无肉,弃之可惜的尴尬境地。
  人民币发行量虽然特别大,毕竟是当代时兴品种,群众基础好,人民币今后如何走向,现在操心为时过早。活在当下,珍惜眼前,不负韶光!
(来源:收藏直通车  曹流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