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集邮,要过这“五关”!!

人这一辈子,无论是品茗高谈阔论,还是煮酒论英雄;无论是楚河汉界的一决高低,还是一笔在手寄情丹青;无论是平仄之间的诗词歌赋,还是广游天下背包客、暴走族,总要或多或少的有点嗜好,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俗雅之间总有适合自己的。而我的嗜好是集邮,别人称它是王者之好,我说喜欢集邮也不容易,最少要过好“五个关口”。
第一关口“喜爱”。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有的嗜好都一样,失去了兴趣,也就会移情别恋。在自己的业余生活中,先后的嗜好有十几种之多,童年喜欢火花、烟标;参加工作后喜欢钱币、门券、藏书、摄影、爬格子、喝茶等等,但是坚持最久的还是集邮。为啥,就是从顽童时代偶遇邮票后,从收集信销票开始,听母亲讲邮票上的故事长大;后来自己勤工俭学,靠收集废品换钱买邮票,父亲又送邮票作为生日礼物给自己;自己因喜欢集邮,让学生时代的作文多次获奖,给自己激励。
所以自己心甘情愿的把零食钱、好不容易用废品换来的钱、过年亲友给的压岁钱、参加工作后的部分工资都变成了邮品,在中学时代,我是全校三千多人唯一订阅《集邮》杂志的人,这样的投入一直坚持到现在,三十多年没有变,不是因为真喜欢,谁能坚持?
第二关口“研究”。
集邮的快乐在于收集和研究。“惠我邮品不如惠我邮识”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难。三十多年来我收集、阅读的集邮文献可以说数以千计。从通读、精读、熟记甚至是背诵,我对集邮的基础知识自认为是下了功夫的,但是在拜读很多集邮专著时,不得不依靠《中国集邮大辞典》《新中国邮票图说》等工具书,为什么?
集邮知识包罗万象,仅靠兴趣和蜻蜓点水的学习方式是不行的。于是自己选择了个性化邮票和邮政史两个研究方向,从基础问题开始,一点一点的深入,虽然有时只有孤灯相伴苦读书,但是也乐在其中,十几年下来,也先后有十几篇论文被国家和省集邮论文集收录,所以兴趣始终有增无减。
第三关口“邮友”。
集邮本身就是大众的群众文化活动,一人乐不如众人乐,所以我坚持与各地师友联系。
初中时我在《少年集邮》上刊载了交友启示,回复师友的来信我整整忙了一个暑假。
在高中时,我主持学生会举办了两届师生邮展,张包子俊、郭润康、张文光、黎泽重等老前辈题词寄赠邮品祝贺,后来鸡西市编撰《鸡西集邮志》时,我提供的资料让许多人惊讶,八十年代末一个中学办邮展,能有这么多名家题词和寄赠邮品,真是难得。虎林虽然地处边疆,日常发行的邮品少,但是虎林的地名戳很有特色,比如全国唯一的“双虎”日戳、“三虎”风景戳,还有东方红、炮守营、独木河等日戳,我先后给全国各地的邮友寄出就有数千枚之多,当然师友也为我回赠了各地有特色的日戳。有英烈地名戳、双文字戳、生肖日戳,还有一位师友实寄了一枚与我重名的李靖故居风景戳,不能不说是意外的惊喜。
第四关口“挫折”。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的成功,集邮也一样。刚开始收集邮票时,我将母亲一位老同事赠与的上百枚纪特文编邮票实寄封上的邮票剪下,现在肠子都悔青了;很长时间里,我是见到邮票就想收集,短短几年花纸头、纪念张没少弄,钱也没少花,实际上是废纸一堆;后来选择了专题,又有猎奇心理,想收集齐全个性化邮票,没想到地方加印的个性化邮票服务产品多如牛毛,又走了不少弯路。吃一堑,长一智,但是从来没有影响我对集邮的热爱,没有阻挡过我收集、整理和研究的步伐,我还要继续下去,并随时准备再次接受挫折的考验。
第五关口“心态”。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集邮者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不能今天捡漏就兴高采烈,明天对邮品研究不能深入就骂娘。集邮虽然被称为王者之好,其中是有很深的哲理的,如何能享受快乐,绝对是因人而异。收集到邮品是快乐,盖到一枚新邮戳是快乐,获得了一个新的知识点也是快乐,只有坚持这样大中化的小快乐,才能迎来编组一部邮集、撰写一篇论文、出版一本专著的大快乐。集邮爱好者和集邮家都应该有自己的集邮快乐,这才是快乐集邮的真谛。
絮絮叨叨的说了好多,都是自己的切身体会,冠以“五关”之名,其实就是个托词,对于广大集邮爱好者而言,只要自己愿意,集邮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一邮一诗、一邮一戳、极限邮照,许多邮友有自己的发明创造并乐此不疲,亲爱的邮友,你的集邮精彩呢?期待与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