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集邮周”即9月3日至9日举办,这一文化活动以“集传古今 邮向未来”为主题,旨在延续“天天有活动、处处有看点、人人有收获、文化有传播”的思路,通过设置多个主题日,呈现多样化的活动内容。
然而,“集邮周”近年来逐渐演变为商业化的“发行周”和“卖货周”,从而引发了一些争议。
当今“集邮周”在发行邮票、邮品方面的操作确实频繁,有人质疑这是否成为了其唯一的目的。
2023年中国邮政居然发行三套邮票一套JP片,许多地方的集邮公司也趁机在这个时候倾销积压的邮品,这使得“集邮周”变得更加商业化,导致了一些集邮者对其失去兴趣,甚至感到有些鸡肋。
“集邮周”商业化的演变对于集邮文化的传承也带来了挑战
当前,年轻一代与集邮逐渐疏远,集邮无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这主要是因为邮票选题脱离了年轻人的兴趣,营销模式落后,邮票销售渠道和使用场景受限制,而且集邮圈子过于封闭,集邮文化推广不够。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集邮周”应该贴近大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不要只玩集邮人的自嗨。
集邮文化应更广泛地传播,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提升集邮的趣味性和参与感,与时俱进地挖掘年轻人关注的话题,并加强与其他文化形式的融合,使集邮文化成为年轻人传承和表达情感的方式之一。
“集邮周”作为推动集邮发展的平台,应该注重传承与创新的平衡。
在商业化的同时,不能忽视对集邮文化的传承和推广。
只有找到商业化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平衡点,“集邮周”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感受集邮的魅力,推动集邮文化的繁荣。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