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祖国风光》邮票为啥版式多?

1981年9月1日至1982年9月30日,邮电部先后发行了3套《祖国风光》系列普通邮票。尽管在邮票目录上分为“普21”“普22”“普22甲”,由于邮票图案、面值一样,只是印刷版别和每套枚数有所不同。
《祖国风光》系列邮票发行已经50多年,早在30年前已经退出通信领域,但老一辈集邮者还怀念,尽管与现在《美丽中国》普票一样,反映是全国著名的风光景点,但票幅小,全套17种面值,覆盖当时各类用邮需要。而现在《美丽中国》普票,不但票幅大,还面值不全。其实你品味、手摸一下,现在《美丽中国》与《祖国风光》的图案设计、纸张和印刷质量不能相比。
这套邮票精选了全国著名的风光景点作为图案内容,反映了中国秀美的自然风光,选材精当。据说当时设计者相当认真,查阅了大量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每确定一图都要经过反复的研究和推敲,通过不同的透视角度,充分展示了景物的风貌特点。
该套邮票第一次以“普21”发行是采用雕刻版,为符合雕刻版印制的要求,设计者将风景照片用点、线结构重新绘制组成画面,雕刻师也参与了设计,层次清晰,色阶分明。单色雕刻精美、细腻,线条清晰,如当时最常用面值8分是“万里长城”,仅用古朴的单色(淡蓝色)展现了长城的壮美。
“普21”因选题好,设计印刷精美,深受集邮者喜爱。被评为1950年至1991年最佳普通邮票。
“普21”《祖国风光》
“普21”《祖国风光》全套17枚,17种面值。你把整套邮票摆在一起时,可以看到这套邮票画面在取景、布局、构图、设色上也十分讲究。票幅虽小,却丝毫没有拥挤压抑之感。全套邮票把各个地区、不同特征、风格迥异的风景非常鲜明地反映出来。构图采取了8竖9横的形式,显得富于变化。为风光名胜普通邮票设计创新的成功之作。
“普21”从1981年9月开始发行,到1983年12月出齐,发行时间跨度长,而且发行时间不一;尽管规格一致,竖的26×31mm,横的31×26mm,区别不大,但齿孔度数不一;另外邮局全张(我们现在称“大版”)也不同。因此,也很有趣。
“普21”,由于消耗量大,经过多次印刷,在版式、刷色、纸质等方面均有差异,也给普票研究者带来许多课题。
“普21”,全套总面值仅11.245元,由于每枚发行时间不一,各地邮政都不可能全部到货供应,当时要配齐一套,也是有难度。特别高面值占一半以上,你要收集信销票,难度更高。其实现在许多人信销票,最后邮商为了做生意,其实都新票盖销,何况此类作假是很难鉴别。要知道贴此套票高面值的实寄封,不但罕见,还值钱。
但在1990年7月该票停用后,邮票公司和邮商曾制作装有全套邮票的折子,大量抛向市场,也就造成至今价位不高,至今没有突破100元,30-40元都可以“捡漏”。
“普22”《祖国风光》
“普22”与“普21”是同时发行的,共5枚,与普21同面值的邮票图案完全一样。为什么一样面值和图案邮票,用同样名称同时发行。
根据邮电部邮票发行局1981年6月22日向邮电部《关于发行第二十二组普通邮票的报告》【(1981)票发字178号】中了解到,1980年11月3日,“普21”17个图案经部长办公会议研究批准,已交北京邮票厂开始印制,采用七色机印制。因七色机当时还在试印阶段,虽经半年多时间的努力,到1981年6月,仍难以正常运转。而普21中的3分、8分、20分邮票印量较大,风声放出去了,但不能保证全国邮票正常供应。8月,邮电部批准将这3枚邮票用影写版印制。
有关现在“普22”志号,来源于1981年8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关于发行〈祖国风光〉第二十二组普通邮票的通知》【(1981))邮票字845号】,当时定为影写版三个图:黄果树瀑布(3分)、万里长城(8分)、天山(20分)。
由于当时3分(国内印刷品邮资)、4分(本埠平信邮资)、8分(国内平信邮资)、10分(国内航空信邮资)和20分(国内挂号信邮资)是5种用量最大的常用普票,采用影写版工艺较为简单,而且成品率较高,其实简单一些说,印刷成本低,也就索性单独作为一组,也就出现后来全套5枚。
“普21”与“普22”最大区别,“普21”采用雕刻版,“普22”采用影写版。尽管设计图稿一样,但因制版印刷方法不同,两套票差异很大。目前除了“手摸”,还可以通过齿孔度数去区别。
由于印刷方式不同,4分普票上“海南风光”四个字,在“普21”为阳文,而在“普22”上是阴文,“普22”的颜色比普21鲜艳。
“普22甲”《祖国风光》
1982年9月30日发行的“普22甲”《祖国风光》磷光邮票,全套3枚。分本埠(4分)、外埠(8分)、航空(10分3种。邮票图案与“普21”和“普22”同面值邮票的图案完全相同,只是印制工艺不同,为影写版加印磷光条杠,这套磷光邮票是新中国普票中的一个新品种。
此套票对着光源,在一定角度下可以看见数条垂直贯穿票面的磷光条杠。其中4分票有2条杠(上面的“海南风光”图隐约可以看见2条暗杠,第一条贯穿左数第3棵椰树,第二条贯穿左数第4棵椰树),8分票有4条杠,10分票有5条杠。
说到磷光版的邮票,这里简单介绍一些有关磷光的知识。磷光,是磷在灯光的照射下可以闪光,如果加入不同的原料,还可以改变磷的颜色。
磷光邮票其实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用磷光纸来印刷,则是在原来的纸张上涂刷一层磷光颜料作为加工,用这些纸来印刷的邮票;另一种是在印刷好的邮票上加上光调杠。“普22甲”邮票采用属于后者。
应该说世界上许多国家采用磷光这样的技术来印刷邮票,而且各有各的特色。像澳大利亚就发行了海底世界和夜行动物的磷光邮票,在紫外灯的照射下,这套邮票中的鱼、珊瑚、蜘蛛等生物眼睛都会闪闪发光,而且余辉还能达到二十秒以上,让无数集邮者赞叹不已。
说到磷光邮票,这里不得不提现在的荧光邮票。
磷光与荧光是两种光源,但应用在邮票上是一样功能,都为了使邮票发光。世界上采用荧光技术来印刷邮票也很普遍。
磷光与荧光两种最大区别在紫外灯照射停止后,磷光邮票会产生余辉,光亮颜色,经过几秒、十几秒后才慢慢消失的;而荧光邮票离开光马上就消失。
另外,中国邮票还有“荧光喷码”和荧光邮票的区别。
中国第一套带有“荧光喷码”出现在1999年4月8日发行《中国瓷器——钧窑瓷器》邮票。当时全套4枚,仅在(4-1)邮局全张右起第1枚喷码,后来发展全套邮票邮局全张喷码,其后生肖邮票,除小本票外,每枚邮票喷码。现在许多“童鞋”称它为“荧光邮票”是概念上错误。邮票“荧光喷码”主要防伪,不是欣赏。
中国第一套荧光邮票出现在2014年9月20日发行“中国梦”系列邮票第二套《中国梦-民族振兴》邮票。由于当时印刷工艺,在荧光灯下有极其微弱的荧光,没有现在荧光邮票反差很大,而且清晰。
中国带磷光邮票就发行两套。为什么当初采用磷光,也不是为了“美观”。主要是听说英国等国家,利用邮票上的磷光产生余辉,不会立即消失的性能,采用机器识别,达到信函自动分拣。
我国第一套磷光邮票是1980年3月30日发行T.49《邮政运输》邮票,4枚邮票面值分别为当时国内普通邮件最常用的资费2分、4分、8分和10分。实际此套邮票发行,完全属于中国邮政宣传信函自动分拣处理这项新技术,当时国内邮政还没有信函自动分拣此类设备。
话转过来,为什么后来在1982年还要发行带磷光“普22甲”邮票。主要从1975年开始,由广东省邮电科研所等三家单位联手,已经着手研制磷光材料,1977年研制ABT1-1磷光材料成功;同时邮电部信函分拣机会战办公室,也在组织研制名叫“信函自动分类理信机”。新的磷光材料效果和机子都需要邮票试验。
由于此两项工作主要在广州进行,1982年4月,广东省邮电管理局向邮电部邮电总局申请印刷带磷光的邮票。最后回函,配合这次试验,原则上不设计新图,可以在批准发行的邮票图案中选择。最后选定采用“普22”邮票中图稿,后来为了区别,也就出现“普22甲”这套邮票。
该套邮票属于定制邮票,印刷全部完工后发广州“中试”,仅邮电部信函分拣机会战办公室委托邮票公司制作一批纪念邮折,赠送给有关试验人员和配合单位。由于定制,也是新中国普票唯一有印量公布的品种。
此后,由于种种原因,磷光邮票研制工作停止,从此再也没有发行过磷光邮票。随着到1990年7月,因邮资调整,面值不适应,逐步也成为集邮者的收藏品。
来源:邮文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