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O3年10月,国家邮政局在“全国邮政函件业务推进会”上宣布,今后一个时期函件业务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就是“着重抓好贺年(有奖)明信片的销售和企业金卡的市场开发。”这一举措的贯彻落实,无疑将推动我国“金卡”收集的发展,促进“金卡”的收藏和研究。
“金卡”(正式定名为“企业拜年卡”)是原邮电部、信息产业部和现国家邮政局发行的目前惟—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带有兑奖性质的正规邮政用品,它以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分为普通型、贺卡型、信卡型)为载体衍生开发的一种广告类邮政用品,其正面与贺年(有奖)明信片相同,带有中英文“中国邮政”铭记和邮资图,背面预留位置可以印制具有个性化和针对性的企业形象宣传、产品介绍或名胜古迹、自然风光等各类广告性图文,是集贺年、幸运抽奖、广告、集邮鉴赏和收藏为一体的特殊广告媒体,是企业展示形象、经营理念及产品介绍的上佳选择。
“金卡”问世于1993年,到2003年整整10年。“金卡”之名也从问世之初的“企业金卡”到1995年正式定名为“企业拜年卡”,并用“BK”代表。经过10年的开发推广,如今通俗简洁的“金卡”成为一块熠熠生辉的金字招牌,出现在与邮政和集邮相关的领域。当前,全国有“金卡”定名的收藏研究会,有取名“金卡”的邮学专刊,有冠名“金卡”的广告公司。“金卡”品种也由诞生之初的几十种扩展到如今的数千种,仅2003年的发行量就已达1.3亿片,大有“星火燎原”之势。由此可见,金卡已成为一个生命力极强的热门系列邮品和藏品。
“金卡”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中国邮政信息时代的最佳广告载体,也是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型邮政用品。邮政主管部门为了使金卡得以健康规范地开发拓展,采取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措施。金卡的背面不仅加印“BK”专用代号,而且标注由各省、市、自治区邮政主管部门发布的广告批号,并要求每发行一项“金卡”品种报邮政主管部门备案。
“金卡”背面的广告图文,体现了时代特征,形象多彩多姿,适应各类专题集邮素材的需要,就此而言,是其他种类的邮政用品所难以企及的。2004年金卡邮资图案在以往又有扩大,可供社会各界广告宣传需要。这一改进正是为了适应金卡已不限于“企业”这一特定的主体。社会各行各业的介入,更是扩大了“金卡”的内涵和外延,真正使“金卡”成为个性服务的邮政函件。
“金卡”个性化的发展,“金卡”的种类日益增多,对“金卡”爱好者、收藏者来说,魅力更显突出。但是,初入“金卡”收集之门的爱好者,在目不暇接的众多“金卡”品种中,产生了“集不胜集”的茫然之感。因此,如何使“金卡”“集有所得”“物超所值”,收集之道还是很值得探讨的。
从1993年《科技日报》印制贺年(有奖)明信片起,“金卡”已形成一个蔚为壮观的邮品系列。在数以亿计的“金卡”中进行行之有效的收集,其明智的方法当走专题化收集之路。一是要确定“金卡”的专题收集范围,在此基础上寻觅适合自己收集专题且符合FIP要求的邮品;二是要选择反映邮政足迹的图文信息邮品;三是在专题对路的前提下,优先选择名家名作品,融邮政与艺术于一体的优秀邮品;四是要关注适应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层次集邮爱好者认同的永久性专题素材,以奇揽胜。在遵循一般的收集方法的同时,“金卡”爱好者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邮识,选择具有研究性和开拓性的邮品,以此体现独到的眼力和研究水平。
“金卡”的专题性收集,决定了“金卡”收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金卡”爱好者只要从现实出发,放眼“金卡”世界,以足够的耐心、锲而不舍的毅力和独到的眼力,去努力探索寻觅,就一定能够找到满意的“金卡”,挖掘到“金矿”。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