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

彰显传统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2010年纪特邮票简介

    2010年中国邮政纪特邮票发行计划近日出炉,福建题材占了两套:《中国航海日》(将在泉州举办)和《朱熹诞辰880周年》(出生地为尤溪县,主要成就地在武夷山和建阳市)。

  纵观2010年发行的纪特邮票,选题有以下特点:

  一、主题紧扣时代脉搏,弘扬主旋律。

  明年将在上海举办世博会,1月和5月发行两套相关选题邮票:《上海世博园》《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纪念》。其中,《上海世博园》是配合上海世博会倒计时100天,围绕世博园永久性的场馆建筑“一轴四馆”,即:中国馆、主题馆、世博中心和世博演艺中心,世博轴采用小型张形式表现。

  为纪念亚运会在广州举办,明年8月和11月将发行《珠江风韵·广州》和《第16届亚洲运动会开幕纪念》两套邮票,前者宣传展示新广州的城市形象,后者拟将亚运会的新建场馆和比赛项目有机结合,表现亚运会的新增项目和我国的传统项目。

  为纪念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40周年和载人航天飞行10周年,明年将以特别邮票的形式发行《天宫一号发射成功纪念》,反映我国第一个空间站的建设。

    二、宣传历史文化,传承民族艺术。

  邮票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形式和载体,在弘扬中华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10年邮票选题较多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内容,包括生肖、年画、民间文学、民俗、故事典故、书画、戏曲、中医等选题。《庚寅年》虎票是第3轮生肖的第5枚,画面表现的是一只站立的立体虎形象(右上图)。《梁平木版年画》是自2003年发行《杨柳青木版年画》开始的第8套民间绘画题材,重庆梁平年画的题材与其他年画基本一致,包括门神类、神话传说类、戏曲故事类等,邮票画面选取了门神、盗仙草、和气致祥、盗令出关4个图案。

  《清明节》作为中国民俗系列选题,内容拟分别表现祭祖、踏青、插柳等。

  《昆曲》是戏剧选题颇重要的内容,画面将选取昆曲中3个代表性作品《浣纱记》《牡丹亭》《长生殿》。

  《中医药堂》是一个新的传统选题,经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选题论证,邮票上将出现具有代表性的中华中医老字号,如同仁堂、胡庆余堂等。

  此外,《孔庙、孔府、孔林》及《朱熹诞辰880周年》也将突出表现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的儒家理学传统。

    三、杰出人物星光璀璨,自然风光旖旎奇特。

  人物题材既有表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我党政治工作的卓越领导人《宋任穷同志诞生一百周年》邮票,也有《外国音乐家》,包括巴赫、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选题。

  2010年8月,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将在北京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界人士将共同展示各地的音乐文化,推动世界音乐文化和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邮票将采用雕刻版的印制方法,值得关注。

  此外,与儿童有关的选题有《成语典故(二)》和《文彦博灌水取球》。近年来,邮票选题出现了《司马光砸缸》《孔融让梨》《曹冲称象》等儿童益智故事题材的邮票,为培育青少年道德教育发挥着积极作用。

  自然风光类题材《香格里拉》表现了1933年英国小说家希尔顿描写的一个神秘色彩、深藏在高山峡谷之间、使人陶醉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的美丽景象。

    四、选题背景涉及面广,有利于挖掘深刻内涵。

  2010年全国性的题材占邮票总发行数的60%,达到15套,而相关选题还涉及近20个重点省份。《民间传说——牛郎织女》与已发行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许仙与白娘子》《董永与七仙女》均为我国民间传说系列,全国有山东、山西、陕西、河南等10多个地区与“牛郎织女”传说起源地有关,纷纷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占尽春夏秋冬,是诗歌和文人画中最常表现的题材,与已发行的《文房四宝》相得益彰。梅兰竹菊题材涉及广泛,有琳琅满目的相关传统工艺品,如印章、瓷器、扇子、刺绣等;同时梅兰竹菊又与许多城市,包括市花、竹子之乡等密不可分。

  《中国古代书法——行书》是继篆书、隶书、楷书后,书法系列邮票的第4套,邮票内容选取了天下三大行书《兰亭序》《祭侄稿》《寒食帖》,设计上将以联票形式,每一行书采用两枚连票进行表现。三大行书的作者及书法内容涉及湖北、山东、浙江、江苏、广东、四川等10个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