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是在《集邮报》试刊后不久,永济集邮公司经理给我打电话:《集邮报》要给读者办理铜车马邮票首日原地封,去吗?我了解情况后决定去。因为那时政企不分家,我们中车公司还归属铁道部管理,坐火车用公用免票,不用买票,出行较为方便。
我们约好,邮票首发前一天,乘坐同一趟火车,《集邮报》薛、刘两位编辑从运城出发,我给永济经理借张铁路公用免票从永济出发,车上见。
因为我是第一次跟他们办理新邮首日原地封,临走时永济经理告诉我们带好钢笔和墨水,我就照办了。
我们到达临潼是前一天的下午,赶到临潼邮电局附近后,先找个地方随便吃了点饭,也准备了些夜点。
经过多方了解,当时还有两、三部分人马办理首日原地封,住在同一家招待所,纪念戳和秦俑馆(所)原地戳都调在那里使用。我们赶过去还有房间,即住下。
住宿安顿好后大家开始办公,报社编辑拿出8、9叠空白信封,300多个人的名单,我一看就知道苦啊,要写大半夜了。永济公司经理写的是狗趴趴字,戳也盖不好,自报奋勇地说:我联系戳,给大家服务。这样,写封的任务就落到我和刘军强编辑两个比较年轻人的手上了,薛秀民编辑帮着写了部分封,他的重了点还是盖戳。期间,永济经理还打了会呼噜,我们一干就到凌晨四点左右,手写的酸痛,胳膊也抬不起来了,后来我自己所写封的质量我也不敢恭维。
在办事的过程中,我们房间进来了一位不请之客,自我介绍到:马骥,集邮的马骥,办长安邮社的马骥,不是西安集邮家的马骥。我们还交换了名片和赠品。
办完事后我们赶紧囫囵了会觉。
担心首发式现场道路管制,起早吃了个便饭就向兵马俑赶,因首发式现场在秦俑馆内,我们跟着《集邮报》编辑就混了进去。
首发式,就是那些老套套,编辑需要关心它,我关心的是邮品,注意力也就在那里,一切就在这里结束。
首日实寄公函封
自制首日实寄封
马骥先生赠送自制首日实寄封
官方首日实寄封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