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汉江新闻】我与集邮的不解之缘

来源:《汉江水利报》 作者:牛夺战 发布时间:2009-09-11

还在小学时,在同学家玩。同学的父亲是省政协委员,喜欢集邮,有几本集邮册。那是第一次见到花花绿绿的小纸片——邮票,留下很深的印象。后来每次到这位同学家玩都要翻看那些邮册,那时只是好奇而已。

上中学后,在父亲的办公室及父亲所在机关的废纸篓偶尔能见到一些旧信封,便把那些小纸片揭下贴在一个硬壳笔记本里,几年下来竟收集了2本邮票。高中毕业后应征入伍,邮册连同一个箱子寄放在别人家。适逢文革,等我退伍回来,2册邮票已散失殆尽。文革期间,集邮被打成资产阶级闲情逸致,也就中断了集邮。

直到80年代初,丹江口市集邮活动复苏,又重新燃起了我的集邮热情,但那时的集邮没有目的,只是见新邮就买,只不过是邮票的积累。1990年偶尔接触到极限集邮。极限明信片那种票、片、戳三位一体、高度和谐的小型艺术品深深吸引了我,从此而一发不可收拾,开始尝试亲自制作购买明信片、极限片。短短的2年时间制作积累了一批极限片,并开始制作极限邮集参展。1992年第一次参加本市邮展获得铜奖,虽然奖级不高,却激发了组集参展的极大热情。1995年制作一部作品第一次参加省级邮展并获铜奖。从此后基本年年参加各级邮展,包括本市、十堰市、省、部乃至全国性的邮展,多次获得各种奖励。1997年和2001年曾两次代表汉江集团参加了两届水利部集邮展览并获得不错的成绩,为汉江集团争得荣誉。2002年又被水利部邮协调部里参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纪念邮册设计,该纪念册得到部领导的好评。

为了方便集邮,1994年就购置了电脑,订阅了好几种集邮报刊,从中学习丰富集邮知识,为邮集的编排、查阅资料、与邮友交流打下了良好基础,邮识不断提高,集邮作品也逐年上台阶。除了制作邮集参展外,也尝试在各种集邮报刊上发表邮文,十多年来,多篇邮文散见各种集邮报刊。

集邮活动极大丰富了我的业余生活,开拓了眼界,增长了知识,虽然每天忙碌,但过得却很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