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北京市邮政机构收寄邮件先后使用一种类似邮票的新型电脑打印标签(图1)。有人称其为电子邮票(见1999年第6期《江西集邮》),有人称其为邮资签条(见1999年第8期《上海集邮》、1999年第11期《集邮博览》)。笔者认为,称邮资标签或电子邮资标签较为合适。
图1
邮资戳
为何称其为标签,不称邮票?可从邮资标签的产生及其特征加以甄别。 
图3 图2
邮资标签源于邮资机。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英国开始使用邮资机。用邮资机在收寄邮件上印盖戳记,表示邮资已付,既可免贴邮票,减低邮政成本,又能加快邮件处理速度,因而受到广泛的欢迎。50年代世界各国开始大量使用邮资机,我国于1983年大批引进使用邮资机。 邮资机印盖的戳记,可直接盖在邮件上,也可打印出标签贴在邮件上。它由邮政日戳和邮资戳组合而成,日戳和邮资戳左右并列(少数上下排列,见图2、3),日戳多为单圈或双圈圆形,戳面上有地名和日期,圈中的日期大都按日、月、年排列,年份采用后两位数。邮资戳呈矩形,上有邮政铭记、邮资金额、邮资已付等内容。有的机盖戳在左边附有宣传标语、广告图文或其它图案;有的邮资戳上有“PB”、“H”、“F”等字母,是邮资机公司的字母标记和编号;有的邮资戳无边框;有的国家如美国、日本、加拿大采用具有本国特色的图案,如展翅的白头海雕、富士山和樱花(图4)、枫叶等,将日戳和邮资戳连成一幅完整图案。我国早期邮资戳也曾采用寓意书信传递的鸿雁图案,既增加了美感,又起到了宣传作用。 根据《万国邮政公约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邮资机所盖的印志应一律用鲜红色”。世界多数国家执行了这项规定,少数国家和地区机盖戳印使用了黑色和蓝色。
图4
邮资标签
将邮资机戳印盖在不干胶上,由此产生的签条,叫邮资标签。有人称它为邮资机符志、邮资机券等。按中国邮政业务用语,称使用在邮政业务中的签条为标签,如航空标签、挂号标签等,因此应称这种签条为邮资标签。 邮资标签底色大多为白色,也有淡黄等颜色。有的标签左右两边打有齿孔。邮资标签上的内容与邮资机戳印相同,上面有当日戳记,贴用后,不再另行销戳,但也有加销日戳的现象。邮资标签是一种限时限地使用的邮资凭证,它不同于邮票,不是预付邮资凭证,不能购买存放、随时随地使用。 邮资标签和邮资机戳可以反映国家(地区)在不同时期的邮资变化,集邮者组集参展还可单以邮资标签为素材。带有图案的邮资标签,更受到集邮者的青睐。 为满足国内外集邮爱好者的需求,我国各地邮政部门自80年代末开始,配合有关的纪念活动发行邮资标签纪念封。这种纪念封的右上方直接印盖邮资机戳或粘贴邮资标签。此类邮资机戳或邮资标签由纪念戳、邮政日戳、邮资戳三戳并列组成(图5)。 图5
随着邮政事业的发展,高新技术在邮政业务中广泛地得到运用,电子打印的单式、标签、邮戳、邮票也应运而生,本文开头叙述的1999年北京邮政部门使用的一种新型的电子打印标签就是其中之一。 打印标签的邮资机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新型邮资机,标签为白色不干胶纸,左上部打印的英文及数码,是不可仿制的惟一码,属防伪措施。 电子打印标签上有邮政日戳、邮资、邮政铭记及徽志,具备了邮资标签的特征。邮资机还可根据邮件的种类、重量计算出邮资,即时打印。收寄邮件的种类有本埠平、挂函件,平、挂印刷品,还有挂号加快、航空特快、特快专递等。重量单位为克,以五位数表示,邮资含小数点列七位数。 新型邮资机较以往邮资机更先进、更科学,以往邮资机是以邮资戳上固定邮资确定收寄某种标准重量的邮件,不能处理邮件超重等问题。而新型邮资机具有应付邮件种类和重量的灵活性,如图6所示按外埠平刷重582克, 计算打印出邮资2.10元,准确、方便、迅速。这正是区别于电子邮票的主要特征。
图6
电子邮票
电子邮票是通过电脑控制自动发售的一种邮票。1984年,万国邮联正式确认电子邮票为正式邮票。 电子邮票具备邮票特征,首先它是国家(地区)邮政主管部门发行的预付邮资凭证。1981年当时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首先发售电子邮票,是将预印好的邮票打孔裁切后装入自动售票机内,由购票人将硬币投入机内,按动所需面值(面值固定了13种)的按键,电脑就会按指令在邮票票面上打印好面值自动发售。
图7
1999年12月30日,经国家邮政局批准,北京西客站自动邮局“邮资标签出售机”售出电子邮票,发售程序如上所述。我国首套电子邮票每格票幅43×26毫米,有背胶,无齿孔,上下边各有2个半圆凹槽,以便定位。该票图案简单,四色印刷,右下角为绿色中国邮政徽志和黑色的中英文“中国邮政”,上部为人民币符号和面值(图7)。面值设置以1角为基数,能打印出1角的倍数的面值,据工作人员介绍最高可打印24元。此套邮票目前只限在西客站邮局贴用,可与其它邮票混贴,邮局收寄后在票上销戳。这也是邮票和邮资标签的区别。 电子邮票的出现,引起集邮者的关注和兴趣,然而根据我国人多邮票用量大的国情,自动售票机是否适应,售票机损耗与印刷普通邮票相比,成本能否降低,用户需用硬币购票,是否方便等一系列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在实践中探讨。 |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