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月起《集邮博览》杂志发表笔者的连载文章《原地封的制作》一文以后,接到不少来信,也在网上看到几个邮友质疑。问小版封、大版封等大面积邮资票品在制作实寄封时为什么可以使用裁切后的非标准信封制作(指9号C4信封经裁切到适当大小后的信封)。有的邮友虽然也在使用裁封制作大面积的邮资票品,但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现笔者就来统一答复类似问题。
首先裁切信封制作实寄封的做法是在邮资票品小型化、小版张发行逐渐增多的大背景下产生的。集邮者要制作小版张实寄封,但使用C5(原7号)信封面积不够,使用C5(原9号)信封面积又太大,怎么办呢?富有智慧的集邮者想出了裁切信封至适当大小的做法。这样的封即美观、又减轻了信封的重量、参加邮展时又能充分展示,最重要就是此做法仍然符合邮政相关规定。
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两个问题:1、强制性国家标准(如食品卫生)和非强制国家标准(信封、包装)的本质区别。信封国家标准(GB/T1416-2003)不是强制国家标准,而是非强制国家标准。2、邮政在处理大型邮件上的操作,7号信封及7号封以上的型号即可算做“大型信封”,这也是国家标准和分类中明确指出的。深刻领会了这两点,问题就迎仞而解了。实际上集邮里的任何一个做法都要以邮政规章做理论基础的。笔者也是这样,决不是乱做(做不符合规章的封)、瞎说(说没根据的话)。
具体的展开来说,讨论这个问题要根据邮政业务处理流程来看。你去任何一个邮局,不无论寄印刷品或信函,7号信封面积以上的都可以使用非标准信封邮寄。不信你就去任何一个邮局去寄(当然前提是营业员懂业务且不是弱智的情况下),你去寄一个比较厚比较长比较大的印刷品(如挂历、辞典),或一个大面积的信函(如手写书稿、超过标准信封尺寸的必须按信函寄递的物品),营业员绝对不会强制你使用标准信封,对吗?。为什么可以使用非标准信封呢?——因为大型邮件是人工分拣,而不是机器分拣。为什么要使用标准信封呢?——就是要利于分拣,加速自动化分拣进程,分拣机在扫描邮政编码框时即可自动分拣至相应邮区。而大型信封则无法完成这个进程。特别是面积大、厚度厚、长度长的邮件。邮件往往是大小不一的,长短薄厚不一的,这种邮件无法实现自动分拣。所以,集邮者使用9号大型信封裁切后的适当大小的信封进行实寄是符合邮政规章、合理合法的。
还有一个可以使用非标准信封的情况,就是国际邮件,国际邮件可以不使用标准信封。与上文同理,因为国际邮件(包括台、港、澳邮件)均不进行自动分拣,只能人工分拣。
说到这里需要指出的是,C5(原7号)以下的小型信封,则必须使用标准进行邮寄,一是加速分拣进程,二是单票封、套票封没必要裁切信封。而小版张封、邮局全张封则不然。
所以说,使用C4(原9号)信封经裁切后至适当大小的信封完全符合相关的邮政规章,也不违反国家标准法规,更与邮展规则冲突(即使冲突小法也要服从于大法)。如仍有不明,可再切磋探讨。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