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打印移位变体标签
制签机打印标签时,一旦标签纸位置摆放不当,就会出现打印移位,这是产生打印移位变体标签的主要原因。上述3种制签机都具有识别标签纸位置是否正确、井可将标签纸自动调整到正确位置的功能。如果是操作单枚打印,这时打印移位的标签只会有1、2枚;若是操作成连续打印若干枚,才可能一次打印出多枚移位标签。在实际使用该系统时,往往先操作打印出一枚“用户代号”标签,既便于统计用户该次的邮资总金额,也可检查标签纸位置是否正确,避免出现打印移位变体标签。打印移位的变体标签主要有:
①上下、左右移位 这是较常见的一种变体标签。标签上的文字、图形上下移们(见图1)或偏移到一侧,使少量文字或图形没有打印在标签上。这种变体标签不影响使用,一般称之为小变体,较易收集到。
②向下大移位 标签上的文字、图形向下移位超过约15毫米,一张标签纸上只能打印一半文字与图形,另一半文字与图形则打印在下一枚标签纸上(见图2)。这种大变体标签,被集邮者称之为“两签合一”变体标签,同样也被贴用,但数量很少。
③上下“换位”若出现打印向下大移位标签,且制签机又处于连续打印状态,来不及自动调整标签纸回到正确位置,则会出现标签的上半部是文字与图形的下半部,下半部是文字与图形的卜半部(见图3),形成上下“换位”的变体标签。贴用这种大移位变体标签的封片也很少,惧难度更大。
此外、细心的集邮者曾发现,有的第2、3代标签上文字与邮戳的打印位置都很正常,而“唯一码”或“邮戳”却打印在“中国邮政”的“文字”与“标识”上了,这种现象并不是打印移位。原因是标签纸上“中国邮政”的“文字”与“标识”印刷移位所造成的。但集邮者也将这种印刷移位标签视为移位小变体标签。
2、重复打印变体标签

②标识重印第2、3代的标签纸上,都事先印有“中国邮政”的黑色中英文“文字”和绿色“标识”。实际使用中,有的标签在黑色“文字”和绿色“标识”上,出现了黑色重印现象(见图5)。产生这种变体标签的原因是:启用第1代标签纸时,“中国邮政” 的“文字”和“标识” 都是实时打印的。改用第2、3代标签纸时,制签系统的打印软件作了相应修改,不再打印“中国邮政”的“文字”和“标识”这两部分。建国门、甘石桥等个别邮局的《大宗称重制签系统》的个别电脑没有更新软件,仍沿用旧软件,致使出现“文字”和“标识” 重印变体标签,且持续一段时间,所以这种标识重印变体标签不时可见。
3、漏印变体标签

②标识漏印在使用第2、3代标签纸后,曾出现过没有打印“中国邮政”的“文字”和“标识”的标签(见图7),并投入使用。这是个别邮局在清理出一些积存的第1代标签纸后,为了充分利用物资和节约开支,将其装机使用,但此时打印软件已因改用第2、3代标签纸而作了修改与升级更新,结果造成“中国邮政”的“文字”和“标识”漏印的变体标签。这种漏印标签存在时间不很长,数量出有限。
③直行漏印打印出的标签,有时某一部位从上到下直行的“文字”或“图形”整齐地漏印了(见图8),这种变体标签起初并不多见,漏印情况也不严重。2001年后,直行漏印变体标签有所增多,有的漏印部位较宽。漏印原因是制签机长期频繁使用后,打印头不清洁所致。如不及时维护保洁,打印头不清洁区会扩大或增厚,漏印部位也就逐步扩大。
上述变体标签,都是在使用大宗称重制签系统时,制签机打印标签过程中产生的,且都投入了使用。因此,我们应尽可能收集和保存贴用变体标签的封片,而不宜将变体标签单独剪下。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