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邮联通知学术委员,参加学委会换届大会要带好小结和规划,这是集邮联工作务实的体现,对于我辈写了半生半世“小结”和“规划”的人来说,虽不能说“手到擒来”,但还终非难事。我不想说假话,心里怎么想,纸上就怎么写,于是就有了这样一篇不合格的《规划》: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学术委员
个人学术研究活动的五年规划
(2008-2012)
邵 林
一、关于《上海集邮》
也许是机缘,也许是天意,我编《上海集邮》迄今竟已有了28年的岁月,还没有被解聘,但是由于自然规律的作用,本人早已日渐力不从心,对此,唯有以鞠躬尽瘁的态度,为其报效最后的余力。
(1)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只要本人还在在寺院里生活,终还听得到本人撞出的钟声。
(2)做好“传帮带”,将担子卸下来。
(3)总结经验,写出若干编辑心得。
(4)编好《三十年总索引》。
二、关于网络集邮
(1)为“赵涌在线”策划邮票与集邮的“电子目录”,并努力付诸实施,对国内集邮界而言,将是一种全新的互动式、开放式的学术交流网上平台.
(2)为“赵涌在线”建立一个网上集邮图书馆。
(3)坚持集邮博客的写作,估计可有不少于50万字。
三、关于文献集邮
(1)编辑几种集邮资料,已有选题。
(2)组织一支研究队伍,探索今后合作编撰工具性资料的科学方法。
(3)为自己曾经参与编撰的大型工具书做好校订工作,以利于其随时修订、再版。
(4)认真读几本书,学到东西,写出体会,留给大家。
四、关于集邮协会和专门性集邮研究会
本人目前还是上海市集邮协会的常务理事,仍将一如既往,遵守《章程》,竭诚为团体服务;本人还受聘担任着好几家专门性集邮研究会的顾问,主要在学术研究方面出谋划策,谨供参考。
人生已达“古来稀”,什么意外因素都会造成干扰,因此,计划不能做得太具体、太细致,话不能说得太肯定,规划只能粗具轮廓,望勿见笑!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