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中国最初的火车邮戳

中国于1881年在直隶开始兴建一条由唐山至胥各庄的运煤铁路。1886年成立开平铁路公司,收购唐胥运煤铁路,开始往南北展筑。1888年筑至塘泊、天津后,天津海关于是年起凡带运邮件之轮船,抵达大沽口,即将邮件卸交海关大沽分站,用舢舨驳运至对岸塘沽车站,交火车运至天津,是为中国铁路邮运之始。1894年北通至山海关后,天津邮局派信差坐津榆客车,押运天津——牛庄间的每一批邮件。由光绪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1896.2.11)天津海关税务司致津海关监督第154号函知,由关至津之信差于火车上,将信包置于座下,被同车之人窃去。因此邮局于同年4月与铁路局商洽,承允1896年冬季每差发给免费乘车证一件,准其带同邮袋坐守车。1897年7月15日签订的天津——塘沽铁路邮运协议及1897年9月5日签订的天津一北京铁路邮运协议,使邮局能在守车内有部分容间供邮件和邮差专用或加挂专用邮车,即有成立火车邮局的基本要素,申玛思送呈邮政总办1899年8月份月报提及:“……我建议在北京至天津的邮车上配备日戳和封志。因为邮车收寄的邮件正在逐步增加,这些邮件需及时装袋加封。封套上的日戳是邮车收寄或投交邮件的凭据:收寄的盖在封套正面,投交的盖在背面。”由上可知1899年9月以前,邮车上尚未使用日戳。 1900年寄英国封(见封二彩色图),封面贴蟠龙票壹角一枚、贰分两枚,资费l角(已入邮会各国信函资费)+4分(国内信函资费)=14分,为冬季邮务邮资,票销“PEKING—TIENTSIN POSTAL CAR 69津京邮政车”无日期戳。封背销1900.2.5天津中英文日戳——1900.2.13上海中英文日戳,补贴法国客邮销1900.2.16上海法国客邮戳,封背另销1900.3.23BOURNEMOUTH到达戳。 本件为冬季邮务封。依1899年第一版“大清邮政章程”第二十三章冬季南北寄递之法,邮政局有二法寄送:一为水程,一为旱路。其145条内提及“所有欲由水程寄递之邮件,寄件者须用大字或朱红在皮面上缮写由轮船寄递字样”,意即要指定水程寄递之邮件,封面须加注“轮船寄递”,否则由邮政局自行安排水程或旱路。本件寄件者欲由较快之水程寄递,因此于封面写上“By Steamer” 字样。 此津京邮政车戳为外径36公厘,内径24公厘,双圈黑色无日期戳。外圈为外粗内细之双线,内外圈间,上半部为“PEKING—TIENTSIN”,下半部为“POSTAL CAR”,内圈内有三行,上为“69”或“70”,中为右书“津京”,下为右书“邮政车”。“69”、“70”为车次,中文去回皆为“津京”,英文去回皆为“PEKING—TIENTSIN”,每戳中英文正好涵盖去回程。申玛思于1899年9月送呈1899年8月份月报,建请刻制邮戳。所以邮车最快也要1899年9月才能有邮戳配备,此1900年初的“津京邮政车”,应是中国最初的火车邮戳。1900年11月7日申玛思送呈上海署邮政总办第12号文:“……自6月初,由于通往京城的铁路运输中断,……”,实际上是1900年4月义和团起,八国联军于6月4日由天津向北京进发,6月7日戍守津京铁路的清军撤离,义和团2日后入京。铁路运输中断,邮车停开,而使“津京邮政车”戳停用,并且以后未再恢复使用。故臆测其使用期限为1899年9月一1900年6月,目前发现此“津京邮政车”戳最早的记录为1900年1月19日,最晚的记录为1900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