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加拿大法语国家组织首脑会议纪念邮票

       法语国家首脑会议(Sommet de la Francophonie)

  法语是世界通用的两种语言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语的地位下降,影响日益缩小。法国对此深感忧虑。20世纪60年代,法国总统戴高乐提出了建立“法语共同体”的设想。1970年,21个法语国家在尼日尔首都尼亚美召开的会议上签署了成立文化技术合作局宪章,标志法语国家组织 (Organisation Internationale de la Francophonie) 的成立。

       1986年,法国总统密特朗倡议召开了第一届法语国家首脑会议,以维护和加强法语在世界上的地位,广泛联合法语国家,扩大其政治和文化影响,增强法国的国际地位。与会的其他国家和地区亦都有各自在文化、经济和外交上的考虑。此后基本上每两年举行一次。多年来法语国家组织已经从一个松散的组织发展成一个多功能的、全面的国际组织,会议最初确定以维护法语的世界地位为中心议题,重点探讨在法语国家、地区之间加强语言、文化、科技的交流和合作,后来逐步向经济、政治等领域扩展。

  法语国家首脑会议先后在法国(1986年)、加拿大(1987年)、塞内加尔(1989年)、法国(1991年)、毛里求斯(1993年)、贝宁(1995年)、越南(1997年)、加拿大(1999年)召开了八届。会议原则上每两年举行一次,第9届法语国家首脑会议原定于2001年10月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举行,美国发生“9·11”恐怖袭击事件后出于安全考虑被推迟至2002年9月,会址不变,会议主题仍为“不同文明的对话”。第十届法语国家首脑会议2004年11月26日在布基纳法索首都瓦加杜古召开,2006年9月28日至29日,第11届法语国家首脑会议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议会宫举行,这是法语国家组织成立以来首次在法国以外的欧洲国家举行首脑会议。 
        法语国家组织目前拥有54多个正式成员,2个协作成员和15个观察员。

        第12届法语国家首脑会议17日在加拿大东部城市魁北克开幕。这次会议将围绕经济管理、民主法制、环境保护和法语推广四个主要议题展开讨论。国际金融和粮食危机及应对措施也成为会议的重点讨论内容之一。

        加拿大总理哈珀在开幕式上呼吁法语国家应认识到国际金融危机对发展中国家的不利影响,加强与其他国际和地区组织的合作与协调,争取在国际事务中特别是在应对金融危机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法国总统萨科齐在讲话中呼吁对目前的国际金融危机进行反思,吸取教训。他强调各国应进行反思和革新,呼吁加强金融监管,建立一个为企业而不是为投机者服务的良性金融体系。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则同时呼吁发达国家不要因为目前的金融危机而减少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巴罗佐强调说,全球仍有不少发展中国家饱受粮食危机的困扰。

        10月15日,加拿大邮政为第12届法语国家组织首脑会议开幕发行纪念邮票一枚,邮票的上半部分是参加这次会议的七十多个成员国的名称,下半部分展现了魁北克市的城市风貌。

首日从原地魁北克市寄出普封和官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