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童国忠 先生
1984年以来,动植物邮票的原地溯源是依据动植物邮票的题材内容。自1991年生物学中物种命名法的“模式产地”引入泛指性植物邮票的原地溯源后,解决了泛指性动物植物邮票的溯源难题,这是原地溯源中的一个重要突破。
但是,这种用于泛指性动植物邮票溯源的方法,近几年来被不适当地加以夸大,竟然推向特指性动植物邮票的原地溯源,给人以“动植物邮票原地非模式产地莫属”的错误导向,阻碍了动植物邮票原地溯源的正常开展,造成原本正常的动植物邮票的原地溯源的混乱现象。
对此,2005年笔者起笔写了多篇邮文在《上海集邮》等处发表,对此加以梳理和疏导[ 1-3 ],指出:动植物邮票的原地溯源取决于邮票的题材内容,不能将生物学上物种命名法中的模式产地与邮票题材内容混为一谈。明确指出:国家一级保护动植物邮票原地首选保护地;观赏类和经济类动植物邮票原地首选主产地或原产地;泛指性动植物邮票原地才首选“模式产地”;指出模式产地只适用于泛指性动植物邮票,而非适用于一切动植邮票的原地溯源。
这种以模式产地为原地观点的提法是:“动植物邮票原地为其模式产地,而列入濒危保护名单的动植物保护地、遗存地以及某些植物的主要种植地等为重要相关地”。
而以“唯模式产地为邮票原地”的观点必须加以澄清,以22年来我国动物邮票原地封实践的事实加以澄清!
一,动植物题材中的特指性
动植物邮票是否有题材内容?回答是肯定的!动植物邮票中的一部分具有泛指性,但相当部分,特别是多数动物邮票的题材内容是明确的,这部分邮票的原地溯源取决于题材内容,而不是模式产地!
要指出的是,至2007年底我国还没有发行过纪念某物种拉丁文学名命名多少周年的纪念邮票。从这点出发,可以说至2007年底我国不存在以模式产地为特指内容题材的动植物邮票,只存在与代表性原地处于同一思维层次的泛指性动植物题材的原地——模式产地。
动植物题材中特指性最强的要数JP27《中国引种桉树一百周年》纪念邮资明信片,这枚邮资明信片的主题原地就是桉树在中国的引种地,引种地就是这枚邮资片的经典原地!原地与桉树的模式产地(澳大利亚)无关!如果将这枚邮资片的“原地”定为澳大利亚,而将中国的引种地定为“相关封”,这是原地集邮中的基础性的错误!而这种错误却是“唯模式产地”观点的基本内容。
动物邮票中的特指性题材有很多,如白鹤,又名“西伯利亚鹤”。白鹤究竟何处越冬,始终是个谜。中国科学院于1980年冬发现江西鄱阳湖有大批成群的白鹤越冬。1983年7月在鄱阳湖畔永修县成立了候鸟自然保护区。1985年冬到此越冬的白鹤达1784只,是当时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白鹤群。为此,1986年发行T.110《白鹤》,小型张上的文字记录了中国科学院的这一重要发现。因此这套邮票只有一个特指的原地:江西省鄱阳湖永修县候鸟保护区。这套邮票的原地与模式产地毫无关系。
2000年发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I级)》邮票,全套10种,分别为“朱鹮”、“金斑喙凤蝶”、“大熊猫”、“褐马鸡”、“中华鲟”、“金丝猴”、“白暨豚”“丹顶鹤”“东北虎”“扬子鳄”,这10种邮票的原地溯源的依据就是该物种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02年发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I级)(二)》邮票10种,分别为“扭角羚”、“白鲟”、“麋鹿”、“达氏鲟”、“北山羊”、“虎头海雕”、“野骆驼”、“雪豹”、“紫貂”、“高鼻羚羊”,邮票原地也是首选国家级的主要保护地。
还有一些动植物邮票是观赏性题材或经济类题材的,如名花题材中的《水仙花》、《君子兰》、《桂花》,《月季花》;动物邮票中的《珊瑚礁观赏鱼》、《近海养殖》、《毛竹》等都是以主产地或原产地为原地的。
上述事实表明:动植物邮票是有题材内容的,并非全都是泛指性性题材。将动物植物邮票的原地一律定为模式产地是行不通的。
二、22年来我国动物邮票原地封总盘点
一种理论或一种观点正确与否是以实践为唯一检验标准。现在就将1984年至2006年发行的全部动物邮票的原地实寄封作一总的盘点,看一下,全部动物邮票的原地究竞是取决于邮票的“题材内容”,还是取决于“唯模式产地”。全部数据见下表1所示。表中22年来所列67种动物邮票的原地实寄封就是按“题材内容”办理的。如按“唯模式产地”对22年来各地邮会为会员办理的这些原地封加以评判归类,85%将误判为“相关封”,这是对22年来动物邮票原地集邮实践的莫大的错判。
表1 1984~2006年我国发行动物邮票的原地封一览表
序 |
年份 |
志号 |
名称 |
按照题材内容 溯源的原地类型 |
各邮会办理的原地封中的 原地或原佳原地 |
按模式产地为原地标准的判断结果 / 模式产地 |
1 |
1984 |
T 94 |
朱鹮 |
幸存发现地、保护地 |
陕西洋县朱鹮国家级保护区 |
相关封 / 日本 |
2 |
1985 |
T106 |
熊猫 |
主要保护地 |
四川卧龙大熊猫国家级保护区 |
相关封 / 宝兴 |
3 |
1986 |
T110 |
白鹤 |
越冬发现地、保护区 |
江西永修国家级候鸟保护区 |
相关封 / 西伯利亚 |
4 |
1988 |
T132 |
麋鹿 |
主要保护地 |
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保护区 |
相关封 / 北京南海子 |
5 |
1989 |
T134 |
褐马鸡 |
主要保护地 |
山西庞泉沟褐马鸡保护区 |
相关封 / 北京 |
6 |
1990 |
T153 |
雪豹 |
主要保护地 |
新疆塔什库尔干自然保护区 |
相关封 / 地点不详 |
7 |
1991 |
T161 |
高鼻羚羊 |
现有主要保护地 |
甘肃武威濒危野生动物繁育中心 |
相关封 / 蒙古亚种 |
蒙古亚种原产地 |
新疆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奇台县北塔山)(有资料认为已灭绝) |
相关封 / 蒙古亚种 | ||||
8 |
扭角羚 |
主要保护地 |
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相关封 / 秦岭亚种:秦岭 | ||
9 |
盘羊 |
保护地、指名亚种 |
阿尔泰山(阿勒泰)保护区 |
原地封 / 指名亚种:阿勒泰。国内另有5个亚种 | ||
10 |
北山羊 |
保护地 |
新疆阜康县博格达峰自然保护区位 |
相关封 / 西伯利亚亚种 | ||
11 |
1992 |
1992-2 |
黑鹳 |
主要越冬保护地 |
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 鄱阳湖国家级候鸟保护区 |
相关封 / 林奈1758命名 |
12 |
白鹳 |
主要越冬保护地 |
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 鄱阳湖国家级候鸟保护区 |
相关封 / 林奈1758命名 | ||
13 |
1992-4 |
真鲷 |
人工养殖育种地 |
山东青岛市 |
相关封 / ? | |
14 |
中国对虾 |
人工养殖育种地 |
山东青岛市 |
相关封 / ? | ||
15 |
栉也扇贝 |
人工养殖育种地 |
山东青岛市 |
相关封 / ? | ||
16 |
1993 |
1993-3 |
野骆驼 |
保护地、模式产地 |
新疆阿尔金山—罗布泊国家级双峰野骆驼保护区(若羌) |
原地封 / 若羌 |
17 |
1994 |
1994-3 |
鳇 |
主要保护地 |
黑龙江萝北鲟鳇鱼自然保护区 |
相关封 / 西伯刊亚? |
18 |
中华鲟 |
主要保护区 |
宜昌建立了中华鲟自然保护区 |
相关封 / 中国 | ||
19 |
白鲟 |
主要保护地 |
代表性原地为产卵地四川宜宾县 |
相关封 / 长江 | ||
20 |
达氏鲟 |
主要保护地 |
代表性原地为产卵地宜宾县 |
相关封 / 长江 | ||
21 |
1994-15 |
黑颈鹤 |
主要保护地 |
青海玉树国家级隆宝滩黑颈鹤保护区 |
相关封 / 青海湖 | |
22 |
1995 |
1995-11 |
亚洲象 |
保护地 |
西双版纳建有亚洲象自然保护区(勐海) |
相关封 / 印度? |
23 |
1995-15 |
熊猫 |
主要保护地 |
四川卧龙大熊猫国家级保护区 |
相关封 / 宝兴 | |
24 |
1997 |
1997-7 |
白腹锦鸡 |
保护地、模式产地 |
昆明西山谷律 |
原地封 / 昆明 |
25 |
1998 |
1998-29 |
主剌盖鱼 |
主产地 |
南沙永兴岛 |
相关封 / ? |
26 |
蓝斑鳃棘鲈 |
主产地 |
南沙永兴岛 |
相关封 / ? | ||
27 |
蓝斑蝴蝶鱼 |
主产地 |
南沙永兴岛 |
相关封 / ? | ||
28 |
桔尾蝴蝶鱼 |
主产地 |
南沙永兴岛 |
相关封 / ? | ||
29 |
马夫鱼 |
主产地 |
南沙永兴岛 |
相关封 / ? | ||
30 |
千年笛鲷鲀 |
主产地 |
南沙永兴岛 |
相关封 / ? | ||
31 |
圆斑拟鳞鲀? |
主产地 |
南沙永兴岛 |
相关封 / ? | ||
32 |
甲尻鱼 |
主产地 |
南沙永兴岛 |
相关封 / ? | ||
33 |
1999 |
1999-5 |
马鹿 |
保护地 |
黑龙江省密山市兴凯湖(未办理) |
相关封 / 东北亚种:? |
阿尔泰亚种的阿勒泰地区的富蕴 (有资料认为新疆野生马鹿已灭绝) |
原地封 / 新疆是马鹿的发源地,我国有8个亚种 / 阿尔泰亚种。 | |||||
34 |
2000 |
2000-3
|中国集邮门户网文章| |
朱鹮 |
幸存发现地、保护地 |
陕西洋县朱鹮国家级保护区 |
相关封 / 日本 |
35
|
金斑喙凤蝶 |
主要保护地,国内一号标本采集地 |
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xjiyou.com| |
相关封 / 广东连平 | ||
36 |
大熊猫 |
主要保护地 |
四川卧龙大熊猫国家级保护区 |
相关封 / 宝兴 | ||
37 |
褐马鸡 |
主要保护地 |
山西庞泉沟褐马鸡保护区 |
相关封 / 北京 | ||
38 |
中华鲟 |
主要保护区 |
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 |
相关封 / 中国 | ||
39
|
金丝猴 |
保护区、模式产地 |
四川省宝兴 |
原地封 / 宝兴 | ||
陕西省周至金丝猴保护区位 |
相关地 / 宝兴 | |||||
40
|
白暨豚 |
主要保护研究地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鳍豚研究室(武汉市吴家湾) |
相关封 / 中国河流 | ||
41 |
丹顶鹤 |
主要保护地 |
黑龙江省扎龙自然保护区 |
相关封 / 日本 | ||
42 |
东北虎 |
主要保护地 |
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相关地 / 俄国 | ||
43 |
扬子鳄 |
主要保护地 |
安徽省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宣城) |
相关封 / 中国 | ||
44 |
2001 |
2001-4
|
扭角羚 |
主要保护地 |
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相关封 / 秦岭亚种:秦岭 |
45 |
白鲟 |
主要保护地 |
代表性原地为产卵地四川宜宾县 |
相关封 / 长江 | ||
46 |
麋鹿 |
主要保护地 |
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保护区 |
相关封 / 北京南海子 | ||
47 48 |
达氏鲟 |
主要保护地 |
代表性原地为产卵地宜宾县 |
相关封 / 长江 | ||
北山羊 |
保护地 |
阜康县博格达峰自然保护区位 |
相关封 / 西伯利亚亚种 | |||
49 |
虎头海雕 |
保护繁殖地 |
黑龙江建三江洪河自然保护区 |
相关封 / 西伯利亚 | ||
50
|
野骆驼 |
保护地、模式产地 |
新疆阿尔金山—罗布泊国家级双峰野骆驼保护区(若羌) |
原地封 / 若羌 | ||
51 |
雪豹 |
主要保护地 |
新疆塔什库尔干自然保护区 |
相关封 / 地点不详 | ||
52
|
紫貂 |
主要保护地 |
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安图) |
相关封 / 西伯利亚 / 长白山亚种:朝鲜 | ||
53 |
高鼻羚羊 |
现有主要保护地 |
甘肃武威濒危野生动物繁育中心、(应办而未办 ) |
相关封 / 蒙古亚种 | ||
蒙古亚种原产地 |
新疆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奇台县北塔山)(有资料认为已灭绝) |
相关封 / 蒙古亚种 | ||||
54 |
2002
|
2002-27
|
白掌长臂猿 |
主要保护地 |
沦源自然保护区 |
相关封 / 种:马来西亚 / 云南亚种:孟连(现已灭绝) |
55 |
白颊长臂猿 |
主要保护地 |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自然保护区中的勐腊 |
相关封 / 越南 | ||
56 |
黑长臂猿 |
主要保护地、亚种模式产地 |
景东无量山自然保护区、 沧源自然保护区 |
相关封 / 越南 原地封/ 无量山亚种:景东/ 滇西南亚种:沦源 | ||
57 |
白眉长臂猿 |
主要保护地 |
德宏州的腾冲自然保护区 |
相关封 / 缅东亚种 | ||
58 |
2003 |
2003-12 |
藏羚 |
主要保护地 |
青海格尔木可可西里国家级保护区 |
相关封 / ? |
59 |
2004 |
2004-6 |
蓝孔雀 |
保护地、主产地 |
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景洪) |
相关封 / 印度 |
60 |
白孔雀 |
保护地、主产地 |
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景洪) |
相关封 / 无模式产地 | ||
61 |
绿孔雀 |
保护地、主产地 |
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景洪) |
相关封 / 爪哇 | ||
62 |
2004-19 |
华南虎 |
保护地 |
福建梅花山华南虎国家级保护区 |
相关封 / 武汉 | |
63 |
2005 |
2005-23 |
金钱豹 |
保护地、亚种模式产地 |
湖北长阳保护区 |
相关封 / 种:埃及 |
原地封 / 华南亚种:长阳 | ||||||
64 |
2006
|
2006-6|中国集邮门户网文章| |
北京犬 |
主产地、形成地 |
北京 |
相关封 / 无模式产地 |
65 |
巴哥犬 |
主产地、形成地 |
北京 |
相关封 / 无模式产地 | ||
66 |
松狮犬 |
原产地、形成地 |
西藏、西安 |
相关封 / 无模式产地 | ||
67 |
藏獒 |
主产地 |
西藏惜美 |
相关封 / ? |
上表不包括泛指性题材而当时缺少模式产地资料的以下3套12种邮票:1987年T114《猛禽》、1993-11《蜜蜂》、1995《鸮》。
对表1中的67种邮票题材加以分类处理,可以分成以下四类题材,分别列出以下三个表。
表2 国家一、二级保护题材的动物邮票原地封
邮票种数 |
原地——国家主要保护地 |
原地——模式产地 |
52 种 |
52种,占100% |
8种(又是保护地)占15 % |
上表数据表明:国家保护动物题材邮票的原地首选主要保护地。在保护地中又有8种原地同时是模式产地。在动物邮票的溯源中,只有《野骆驼》、《金钱豹》等少数几种邮票主要保护区有些分散,才利用模式产地确定原地溯源的最佳地点。
表3 观赏题材动物邮票的原地封
邮票种数 |
原地——主产地 |
原地——模式产地 |
15 种 《珊瑚礁观赏鱼》、《孔雀》、《犬》 |
15 种(其中3种又是保护地)占100% |
0 种, 占0% |
上表数据说明:观赏类动物题材邮票的原地是主产地。
表4 经济类题材动物邮票的原地封
邮票种数 |
原地——育种原产地 |
原地——模式产地 |
3 种《近海养殖》 |
3 种 占100% |
0种, 占0% |
上表数据表明,3种经济类题材动物邮票的原地是原产地。
20多年动物题材邮票的原地实践,充分证明,题材内容是原地溯源的基本出发点。而“动植物邮票的原地是模式产地,列入濒危保护名单的动植物保护地、遗存地等是重要相关地”的“唯模式产地”观点是不符合22年来原地集邮实践的,是没有立论的事实依据的!这种将用于泛指性动植物邮票的模式产地无条件地推到全部动物植邮票的原地溯源,给我国动物和植物邮票原地集邮带来了长达多年的混乱!
三、“唯模式产地”观点失误在何处?
“唯模式产地为动植物邮票的原地”,这种观点不是建立在对动植物邮票原地实践的全面考察上,而是一种没有充分事实依据的推测。就像摸象的故事中所说的,有一个人摸到了大象的尾巴,就说“我知道了,大象像一条绳子!”这些年来,唯模式产地观点带给原地集邮的负面影响是有目共睹的。这种观点失误在何处,下面加以具体分析。
1,否认了动植物邮票有具体的题材内容
原地溯源共分为四个关连层次|中国集邮门户网文章|,第一是理论研究的对象,第二是原地确定的两个基本原则,第三是原地溯源的指导性规则,第四个是邮票原地的具体确定。
其中最基础的是第一个结构层次:原地理论研究的对象。“唯模式产地”观点就在原地理论最基础的第一个层次上出了毛病。
原地理论研究对象是这样一个对立统一体,以邮票的题材内容为一方,以题材内容对应的事物为一方,组成的统一体。
研究确定两者之间的直接关连性就是原地溯源过程。以题材内容一方为主导方确定邮票的原地就是经典原地;以事物本身现有特征为主导方确定邮票的原地就是存在型代表性原地。不论谁是确定邮票原地的主导方,原地都是题材内容的直接关连地点。
而“唯模式产地”观点却却就是否认动植物邮票有题材内容,否认动植物邮票的原地是题材内容的直接关连地点。因此,唯模式产地的观点在原地集邮理论的最基础的第一个结构层次上就出了毛病。
2,将两种不同研究范畴的内容混为等同
各国发行动植物邮票都有各自的发行目的,如我国十大名花邮票的发行目的并不是纪念十大名花的模式产地的。又如发行《白鹤》邮票并不是纪念白鹤模式标本在西伯利亚采集多少周年的,而是纪念中国科学院考察成果的。
就是同一种植物邮票或动物邮票在不同国家的发行目的也可能是不同的。《水仙花》邮票在我国发行属名花题材,原地为主产地漳州,而意大种发行《水仙花》邮票的原地就不可能是中国的漳州,因为中国的水仙花是几百年前从意大利引入的。
生物学上物种命名法中用拉丁文对一个物种命名的目的,是为了一个物种在全球只有一个学名,这是生物科学全球化的需要,命名者在命名时是不会考虑中国原地集邮者对拉丁文学名有什么需要的。
这种现象在自然科学中是普遍存在的,如一个化学有机化合物只有一个学名,物质的基本元素全世界也只有一个元素符号,天体小行星也有专门的命名等。
邮票的原地取决于题材内容,模式产地是生物学上对物种的一个命名方法,这完全是两个不同研究领域的事,两者之间是不可能划等号的。将模式产地等同于动植物邮票原地的观点犯背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必然得出不正确的结果。
3,漠视模式产地与动植物邮票题材内容之间不可解决的冲突
正因为模式产地通常具有全球唯一性,而各国动植物邮票的题材内容又具有多样性,因此两者之间必然存在许多不可解决的冲突。对于这种冲突笔者在这几年写的动植物原地梳理文章中已举了大量的实例,如下。
1984年T.93《月季花》,6枚邮票全为人工培育,培育地上海和杭州为经典原地。无模式产地。如按模式产地溯源只能是相关封。
1984年T.94《朱鹮》,原地为朱鹮幸存的发现地陕西洋县。模式产地日本。
1985年T.106《熊猫》,小型张名称为“拯危继绝”,小型张边饰上有“拯危继绝”四字,最佳原地为熊猫最主要的保护区——四川卧龙国家级大熊猫保护区,是我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保护成绩最大的保护区,国际大熊猫研究中心也设于此。模式产地四川宝兴的重要性排在卧龙后面。
1996年T.110《白鹤》,原地特指为中国科学院发现的白鹤最大越冬地鄱阳湖畔国家级候鸟保护区,为经典原地。模式产地为西伯利亚。
1998年T.132《麋鹿》最佳原地为江苏大丰国家级麋鹿保护区。模式产地北京南海子重要性不及大丰。
1990年T.147《水仙花》原地为主产地福建漳州。水仙花是从意大利引进中国的。
1993年小型张《毛竹》原地为主产地之一暨主图写生地井冈山。模式产地为欧洲的法国。如按模式产地溯源只能是相关封。
2000年《君子兰》原地为主产地长春市。中国的君子兰是从非洲南部引入的。
2002年《金花茶》,金花茶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邮票原地为广西防城国家级金花茶保护区。金花茶组的模式产地在越南。但是,模式产地与这套邮票的原地无关。
2004年《华南虎》经典原地为福建梅花山国家级华南虎保护区。模式产地武汉没有华南虎保护区,是这套邮票的相关地。
还有不少动植物邮票原地溯源时根本就没有考虑过“模式产地在哪里?”和模式产地毫无关系。如:
1989年T.134《褐马鸡》的经典原地为国家级山西庞泉沟褐马鸡保护区。
1990年T.153《雪豹》最佳原地为我国主要的雪豹保护区新疆塔什库尔干自然保护区。
1995年《桂花》原地为发祥地暨主产地湖北省咸宁市及广西桂林市。
1997年《中国玫瑰》原地为主图原地北京妙峰山。
2002年《近海养殖》最佳原地为我国近海养殖研究开发中心青岛市。
1998年《珊瑚礁观赏鱼》原地为产地为海南省西南中沙群岛。
上面这些动植物邮票的经典原地封或最佳经典原地封都是20年来重要的动物和植物邮票原地封,如按“动植物邮票原地为其模式产地”的观点,都会错判成“相关封”,这就否认了20多年来原地集邮对特指性动植物邮票的原地溯源的实践积累,所以是行不通的。
4,对动植物邮票的原地实践缺乏全面的考察
实际上,“唯模式产地”至今没有一篇论证全部动植物邮票的原地都是模式产地的研究文章,而是片面地将用于泛指性动植物邮票原地溯源的模式产地硬推向到全部动植物邮票|Cjiyou.com|,这不是科学的研究方法。
在1991年《杜鹃花》邮票是首次运用模式产地之后,不对早先已有的《月季花》、《中国兰花》、《水仙花》等植物邮票的原地溯源成果加以研究,就将模式产地推向全部植物邮票。
在《野骆驼》邮票保护区有些分散而借助模式产地提升原地的最佳地点后,不对早先已有的《朱鹮》、《白鹤》、《麋鹿》、《褐马鸡》等重要动物邮票原地溯源成果加以总结,就将模式产地推向全部动物邮票。
唯模式产地的观点对人类认识动植物的全部历史并没有做过最基础的了解,对世界动植物分类学的各个时期也没有做过起码的了解。世界动植物分类学的第一时期并不是拉丁文双命名法的模式产地,而是“草本期”,其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中国的李时珍。第二时期是林奈双命名法前期,许多早已熟知的动植物的拉丁文命名并不需要特别采制的模式标本。第三时期是林奈双命名法的发展期,也是物种大命名时期。在中国鸦片战争以后大量的西方和俄国生物学家到中国内地收集标本,中国人早已熟知并加以利用的动植物,如麋鹿、华南虎、白暨豚,甚至人人都知道的“田鸡”都成为收集的对象,而被外国人命名。在这个时期中,由于外国人对中国地名的不熟悉,有一些模式产地是含糊的甚至是地点有误的。最新的时期是现代的分类学方法,基因分类学的兴起使生物分类进入到遗传基因级水平,如“白孔雀”有人提议另立一个物种,经基因分析证明“白孔雀”是“蓝孔雀”的变种,因此不能另立一个物种。人类认识动植物的历史表明:人类认识动植物在前,模式产地在后,而且分类学本身也是在不断发展的。因此怎么可以将分类学中的一种方法原封不动地搬到邮票的原地溯源中来呢!一定要全部硬搬过来,非出错不可。
就是模式产地,也存在“共模”、“副模”、“配模”、“模式产地不详”、模式产地过宽(如模式产地为长江、台湾等),以及某物种已经在模式产地灭绝等问题。使泛指性题材原地溯源中有时也难以利用模式产地。
现在本文所列的22年来我国发行的67种动物邮票的原地溯源与模式产地的比较表,以充分的事实证明了唯模式产地观点的片面性,以及对我国原地集邮的负面影响。
这种负面影响表现为将大量的原地封错划为“相关封”,导之一些邮会错办了一些动植物邮票原地封,或漏办了一些原地封。就拿最近的2004年来说,只有两套动物邮票,一套《华南虎》邮票应从国家级华南虎保护区福建梅花山实寄,却从已经没有华南虎的武汉给会员实寄。《孔雀》邮票的原地就在我国孔雀的繁殖基地暨主要的保护地西双版纳,却认为孔雀在中国无模式产地而漏办原地封。
四、模式产地在原地溯源中的应用方法
动植物邮票按题材内容大体上可分为四种情况。
第一种是国家保护动植物,特别一级保护动植物,原地首选国家级保护区。
第二种是观赏类动植物,如《君子兰》、《热带鱼》,原地首选主产地或原产地。
第三类是经济类动植物邮票,如《毛竹》、《近海养殖》,原地也是首选主产地或原产地。
第四类是泛指性动植物邮票,才利用模式产地为邮票的原地。
模式产地在具体应用上主要是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泛指性动植物邮票直接选模式产地为原地;
二是上列的三类题材内容当有少数几个原地存在,而且这几个原地无法决定那一个是最佳原地时,利用模式产地确定原地的最佳地点。
还要指出的是,模式产地在动植物邮票题材中的应用,在思维方式上是属于“代表性原地”的范畴。原因很简单:至2007年中国还没有发行过以拉丁文命名多少周年为题材的动植物邮票。
还要指出:泛指性动植物邮票的原地溯源并非只有模式产地一种方法,以植物邮票为例,泛指性题材依次可以有以下几种溯源途径:
1,模式产地;
2,引种地;
3,主图取材地。
就是“模式产地”最典型的实例1991年的《杜鹃花》邮票的溯源,全套邮票8种加1种小型张,其中7种以模式产地为原地,而“映山红”、“黄杜鹃”2种杜鹃花邮票的模式产地无具体地点,只能以主图取材地昆明(邮票主图以昆明栽培的杜鹃花为写生兰本)为邮票原地。说明泛指性植物邮票也不是以模式产地为唯一溯源对象的。
五、 结 论
1,本文以1984—2007年发行的全部动物邮票的原地溯源实践的事实,充分证明动物邮票是有具体题材内容的。邮票原地取决于邮票的题材内容。
2,模式产地是在动植物邮票具有泛指性时,原地集邮利用其通常具有唯一性的特征来解决溯源中的难题。
3,将用于泛指性动植物邮票的模式产地溯源方法推向全部动植物邮票的结果——只能对原地集邮起负面影响。
上海市化工集邮协会编辑出版《原地集邮邮研讨文集》
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