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8日星期五,早晨6:30 醒来,睁开眼……(省略1000字)出门赶往邮局,准备购买“2008年北京奥运会纪念邮票”。
来到当地邮局正门(朝南),看见有2个人似乎是“集邮者”,那种冷清的情景与当今火热的奥运时尚,很不协调。我站定看门上的告示,就听站在门前第一个女士说:您是来买邮票的吗?我不愿意表现的那么“发烧”,但又不得不承认“是”。记得她手里拿着一个绿色的提袋,且简称她:“绿提袋”。
“今天,怎么没有以往那么多人来排队购买邮票?”从这个话题开始,便作“太空游”话题无边际了……正说得“热闹”;远处来的一位老朋友朝我高喊:到这边来排队,你在那边等什么呢?而那个女士“绿提袋”一边打手机一边跟随我走着。转过邮局南面,就走了15-25米来到西门一看……
尽百人已经站成“蛇形”阵势,那个女士“绿提袋”停止打手机,见到了她的排队女儿。此时,我们自嘲“站错了队,认错了门”;这种事情大家都是愿意“走后门”,“绿提袋”于是讲起曾经市区购买邮票的经历。
等到了8:00,看见“老猫”骑车来了,前一天晚上,他告诉我8月8日8:30开门营业售票。紧接着局长和几个保安人员到现场维持秩序,理顺队伍,给大家发号,一人一张号码,纸条上面有邮局的邮戳,可以防伪。到了我的手里是第101号。
得到局长的口头通知:每个人准许购买每类(邮票、首日纪念封、邮折、纪念册等)2件集邮品,有什么,就算什么。
买的一份集邮品,一个首日纪念封、一份邮折,邮折有一个外壳,里面是一个折子,折子里面是一个四方联北京奥运会邮票。这样的“一个首日纪念封、一份邮折”一共花费¥20。就是5张邮票,加上豪华包装。
虽然,这样排队的人群还是“无泱无炀”的,收好购买的各件“东东”回家。
邮局里面人山人海,今天放假,有的是给外地家里汇款的,有的是来邮局盖纪念戳的,还有的是排队买奥运会纪念邮票的。邮局的办公窗口被这些给首日纪念封盖戳的人堵住了,那些准备汇钱、邮寄包裹、邮寄挂号信件的人,手拿邮件干着急。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