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走近纪念封 衡阳日报

  图一

  □蔡八一

  走近纪念封(五十三)

  图二

  1993年11月22日,为纪念我国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诞生三百周年,邮电部发行了《郑板桥作品选》特种邮票一套六枚。以这套邮票为基础,郑板桥故乡的江苏省兴化市邮电局制作了郑板桥故居、郑板桥陵园、郑板桥纪念馆三枚邮票首发纪念封。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兴化市邮电局还专门制作了三枚上述三地的临时邮戳,分别加盖在相应的纪念封上。这种重视,这种创意,在我国邮票原地首发纪念封上还不多见。

  图一所示的这枚郑板桥故居纪念封,图案选取就别具一格,他打破了传统的选用故居全貌的做法,从屋内的窗户往外拍摄竹子,既体现了“室雅”,又突出了郑板桥先生一生爱竹的个性,确是神来之笔。郑板桥生于1693年11月22日,其故居坐落在江苏省兴化市东城外古板桥西郑家巷9号。故居建于清代,板桥先生中进士前一直居于此,1983年重修过。故居坐北朝南,粉墙黛瓦,有门堂、上下屋,小书斋,小庭园等建筑物。庭院幽静,兰竹萧疏,朴实无华,保持了“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的原貌。故居大门门额上,嵌有赵朴初手书“郑板桥故居”石刻,门堂内上悬刘海粟题书“郑板桥故居”木匾一块。堂屋内,正壁上满绘翠竹,长几上,陈列有郑板桥全身古铜色塑像一尊。东西房为卧室,陈列有郑氏家族祖传的线柜床、站柜、洗脸架、书桌,壁上悬有郑板桥木刻楹联,书画墨迹及遗物。朝北下屋的门额上,嵌有板桥先生手书的“聊避风雨”四字砖刻。正屋东院内是小书斋,室内有古朴典雅的书桌座椅,书橱、茶几,四周陈列的郑板桥书画墨迹,使小屋充满了诗情画意,犹如先生在吟诗作画一般。

  图二所示的是郑板桥陵园纪念封。郑燮字克柔,号板桥,逝世于1766年1月22日,葬于兴化市大垛镇管阮庄郑家大场。郑家大场系郑氏祖坟地。由于年久失修,墓地北部水土流失,曾极度荒芜。从1984年起,陆续进行了一些维护,不但修缮了墓廊,还划出了二千多平方米土地做为墓区保护范围。1993年,在兴化市委、市政府的关心下,拟定了维修规划,墓北砌了护坡,修建了栏杆、大门、三门牌坊。围墙上还嵌上了八幅郑板桥的书画石刻。同时对墓区全面进行了绿化。更令人羡慕的是,邮政部门还在陵园设立了邮政所,并从1993年11月22日正式营业。

  图三所示的为郑板桥纪念馆纪念封。纪念馆坐落在兴化市四牌楼北路4号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李家花园。庭园内,高三米的郑板桥石雕塑像和大型石刻壁画,神态生动,栩栩如生。四周配以山石、兰竹,园北有小桥流水,与李园风格遥相呼应,浑然一体。纪念馆珍藏有郑板桥生前遗物及书画真迹。这枚纪念封选用的《竹石图轴》就是纪念馆珍藏的郑板桥书画真迹。

  图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