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

二十三年前的汶川原地首日封

    二十三年前的汶川原地首日封

  汶川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边缘,居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东邻彭州市、都江堰市,南靠崇州市、大邑县,西接宝兴、小金县,西北和东北分别与理县、茂县相连,县域东西宽84公里,南北长105公里,总面积8820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达48%。县城威州镇位于县境北部岷江与杂谷脑河交会处,海拔1325米,周围有茶坪山脉、邛崃山脉等众多山体围绕,距省城成都146公里、州府马尔康246公里,国道213、317线穿城而过。
  自1963年恢复建县至今,是我国四个羌族聚居县之一。矿产资源和动植物资源富足,旅游资源更是别具一格,拥有卧龙自然保护区、三江生态旅游风景区等自然景观以及禹、羌文化和三国文化遗址等人文景观资源。汶川县既是“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羌绣之乡”,也是动物活化石——大熊猫的故乡,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熊猫研究中心卧龙就在县之西南部。汶川是阿坝州的南大门,也是阿坝州的“工业经济走廊”。
        四川汶川县卧龙在1963年就建立了自然保护区,1980年保护区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1983年与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合作建立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同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将卧龙保护区内汶川县的卧龙、耿达两个乡镇划定为汶川县卧龙特别行政区,7月,省政府、原林业部联合作出了将四川省汶川县卧龙特别行政区改为四川省汶川卧龙特别行政区。现在,卧龙自然保护区还是科普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国际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在这次大地震灾害发生后,由于山体滑坡严重,大片竹林被毁,给大熊猫今后的生存环境带来极大的破坏。据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灾后重建工作组有关人员透露,现在的四川卧龙大熊猫繁殖基地正在考虑重新选址规划重建。但是,因为卧龙地势较高而且湿润,十分适宜大熊猫的主要食物——箭竹和桦橘竹的生长,所以,预计规划重建的大熊猫研究中心和繁殖基地选址仍将在卧龙区域内。

附图是我国1985年发行的T106熊猫邮票汶川卧龙原地首日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