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

似是而非的极限片

 极限明信片以其突出的观赏性,引人入胜的趣味性,丰富的知识性愈来愈多地受到集邮者的青睐,成为国内外集邮界的热门邮品。极限片讲求票、片、戳三者之间的和谐一致。高度和谐的极限片给人以美的享受,令人百看不厌,爱不释手。
  制作极限片应以邮票为中心,以票配片,选戳。当邮票的景物没有确切地点时,可以票选片,以片定戳。对于绝大多数邮票来说,它所展现的题材无论是具体的题材还是抽象的题材,都是明确无误的,出现设计错误的比例极少。而对于我们收集到的明信片来说,情况并非都很理想。有些明信片的书写面没有任何文字说明,有的标示的是物种的别称,也有将景物名称搞错的情况出现。当然,对于一些大家熟知的题材,这并不会成为什么问题,黄山迎客松,故宫太和殿我们一看便知,而对于那些我们不熟悉的题材就难说了,T74辽代彩塑,T149彩陶都有用错片的。一些动、植物题材往往就更易出错。鹿和麋鹿,猎豹与金钱豹,紫貂和雪貂混为一谈。南平水杉片事后证明不是水杉。近日发行玉兰花邮票,黄山邮电局1988年发行了一套《黄山花卉》明信片,其中有片可制白玉兰极限片。另有一枚“天女花”片,初看花形与广玉兰邮票的图案极为相似,但根据有关资料对照,它们的叶子形状有所不同,叶子背面特征不同,天女花叶背有白粉,广玉兰叶子背面有锈色短绒毛。天女花的拉丁文名称是Magnolia sieholdjj, 广玉兰的拉丁文名称是Magnolia  grandiflora L.因此可认定植物学上的天女花和广玉兰是两个不同的品种。如果用天女花片来制作广玉兰极限片就只会制得“似是而非的极限片”了。
  国内的情况如此,国外的情况如何呢?随着与国外邮友交流的增多,我发现也有类似的问题。有一次,罗马尼亚邮友寄来一些工艺品片,其中一枚片乍看片上面的盘子和茶壶与票上的无误,细看却发现票,片上盘子和茶壶的饰纹不同,票与片上的事物不是同一物。这是一枚“似是而非的极限片”。去年底,美国邮友寄来一些极限片,其中有一枚自由女神极限片。邮票是法国发行的。起初我以为该票是法国为了纪念美国自由女神而发行的,也没有在意。后来在与法国邮友联系时无意中谈到此票,她告诉我这枚票是展示法国的自由女神像,法国的自由女神是美国的自由女神的复制品,如果用美国的自由女神片制作的话就不是一枚真正合格的极限片。我一看书写面,所用之片果然是美国的自由女神片,嗨,又是一枚“似是而非的极限片”啊!法国邮友随后寄来一枚正宗的法国自由女神极限片,这会儿有艾菲尔铁塔作证,肯定错不了啦。
  从上述例子可以想到,要制作出极限佳作,首先必须好好研究邮票和明信片,票,片相配不仅仅要“形似”,更重要的在于“神是”―――题材完全一致,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文章来源:《极限集邮者》,作者: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