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特别喜欢集藏小精灵似的风景邮戳。风景邮戳是一种设计精美,图案精致的特殊邮戳,一般由风景名胜所在地邮局使用,它除了具有邮政日戳的一般要素外,都带有当地著名的、富有纪念意义的旅游景点和名胜古迹图案,堪称该景点的“名片”。这朵邮苑奇葩,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和集邮者的关注。
世界上最早的风景邮戳是日本国于1931年首次使用的,戳面的风景图案为富士山。上世纪60年代,湖南韶山邮局曾刻制过一枚“毛泽东故居”邮戳。这枚邮戳形似邮资已付戳,在戳的上半部分加入了毛泽东故居放光芒图案,它很可能是我国风景邮戳的雏形。1982年春,无锡著名集邮家孙君毅积极向无锡邮电局建议刻用风景邮戳,并亲自设计图样,后经有关部门批准于1983年2月1日在无锡启用。此后云南、新疆、陕西等地也刻制启用了一些风景邮戳。1984年4月4 日,西双版纳邮局启用云南省第一枚风景邮戳“傣家村寨”,邮戳图案充满傣家风采和云南特色,使集邮者爱不释手。1985年国家邮政总局规定将风景邮戳列为邮政日戳的三大类八种邮戳之一,属特种日戳,以后风景邮戳发展迅速,成为戳记类集邮的重要分支。1986年8月1日,新中国首套规范风景邮戳7枚在甘肃兰州面世,戳名是泉湖、五泉山、白塔山、麦积山、莫高窟、嘉峪关和刘家峡水电站。各地也纷纷将本地区著名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纳入风景日戳之中,它犹如导游,引导人们饱览祖国的名山大川、园林胜景、边寨风光、历史遗迹、革命圣地、名人故居、建设成就……
我国台湾使用风景日戳比祖国大陆要早20多年,早期的风景日戳与现在大陆启用的风景日戳—样,均为钢质,日期字钉可更换,能销票,具有邮政业务功能。 1960年2月11日,台湾推出全台规模最大、香火最盛的“北港天后宫”风景日戳。后因戳面上只有地名无景点名称,于1961年12月15日更换新戳,新戳基本上与原戳相同,只加上“朝天宫”景点名称。1966年7月始,台湾取消风景日戳上的日期字钉,全部更换成风景邮戳,不能销票,只允许盖在邮件的空白处,并在1983年开始改钢戳为胶质戳,其余不变。1995年2月22日,全台再次更换新戳,改原来的圆形戳为六角形戳。
风景邮戳是宣传当地旅游资源、地域文化的好载体,深受集邮爱好者喜欢。在风光明信片、个性化邮票等邮品上加盖风景邮戳犹如好马配好鞍,更具和谐完美和较高的收藏欣赏价值。随着假日旅游热的不断升温,风景邮戳日渐成为游客和邮迷集藏的一大热点。
集藏风景邮戳是一种动静结合、老少咸宜、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化活动。时下,人们收集风景邮戳主要靠邮友间的互寄和交换,或出门旅游时向当地邮政局求盖,这不仅给游客增添了一分旅途乐趣和感官愉悦,而且使风景邮戳更具观赏和收藏价值。目前,我国各地使用的风景邮戳相当多,估计已多达4000多枚,仅笔者的家乡福建东山县邮政局就设计启用了风景邮戳20枚,是全国13个海岛市(县)中使用风景日戳最多的县。这些风景邮戳与自然景色有机结合,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由于要集齐历年来各地的风景邮戳难上加难(即使要集齐当年的风景日戳也并不容易),笔者认为,集藏风景邮戳的明智选择是专题集藏,选定自己喜爱的专题收集,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集藏风景邮戳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培养人们高雅的情趣,而且能使人们学到丰富的知识。对于到过该处景点的收藏者,更是一种美好的回忆。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