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JF(纪念邮资封)市场流向、存世量及市场流通量的调查及其投资价值浅析(一)
——zhihong
因本人配套所需,前段时间在**网交易区的邮资封片简卡论坛上发贴收购0.20JF39卫生检疫封N千枚,可是无论如何吆喝也收不到货,后来提价至0。75元(X500枚)一箱的高价,仍旧是无人应贴供货,笔者觉得这是个异常现象,其实也是个必然。早在2003年,笔者就在市场作过有关两角面值邮资封市场流向的调查,今日于此披露,以唤起诸位的关注,该对发行十多年且消耗殆尽的两毛封做抢救性的“保护工作”了!
2003年下半年,笔者在某邮票市场找几种0。20JF配套,一眼望去,市场上随处可见已贴上不同品种的“花票”(打折的纪念、特种邮票)的20分邮资封,想找几种还未贴上邮票的“裸封”,却被告知:“对不起,早没了!”好不容易看到一个柜台上摆着一箱JF44消费者协会,一问——5角一枚,俺说你们往封上贴上60分的邮票才卖0.66元,说明这面值20分的邮资封进价绝对要低于20分(两角),否则就是亏本生意了,怎么现在又要卖5角一枚了?老板坦然承认,发行价为0。40元的20分面值的纪念邮资封进价低于其面值0。20元,许多货是97年每枚7、8元(整箱的大多为10元)之高价位套牢的邮商前段时间当垃圾“打扫”掉的,因为放在空间有限的仓库里太占位置了,又碍眼、烦心,所以心一横——几乎是将它当废品给处理了。“裸封”以前进了很多,但现在当地邮商手里已差不多没有了,大多一进到货,就给它贴上打折票(或是直接进已贴好0。60元花票的两毛封),批发给当地的学校小卖部或学生用品商店了,这些年别的生意不好做,唯有做打折票生意稳当并有利可图,尤其是像这种贴上不同品种的“花票”的20分邮资封,封、票图案漂亮,深受大专院校,中小学校学生的欢迎,销量很大,利润也相对单一地卖打折票来得高些,现在这些封在全国各地这么自然消耗也快被“自然销毁”光了,有些集邮者又回过头来开始少量地买些回去收藏,所以5角钱现在也好卖,个别邮商手里还侥幸留下些未贴上“花票”的“裸封”,便拿出来5角一元地卖了,你手里要是有啊,只要比5角低了,这里的邮商都敢要。这一番话俺听上去觉得挺富有戏剧性的——以前把它当垃圾卖,当废品再生产,再消耗,现在回过头来因为“裸封”有更大的利可图,开始高价回收了,可惜都被邮政的邮戳给“销毁”了……。最后这位在邮市上摆了十几年摊的老者说了句:保不准这20分的邮资封里日后会出“金猴”,出“文票”,因为后者都是因消耗而成珍品的啊……。退一步来说——这都是发行过10年的东西了,按当时的发行价0。40元存银行利滚利现在也绝不止一元了啊!
听了老者一席话,俺回去深思了一番,越发觉得他说得在理,于是俺于2003年年末打着收封贴花票做学生生意的“幌子”开始了20分的邮资封的“抢救性”的收购行动,在和***、炒邮、母老虎等人的多番联系之后,在一次次被告知市场上只有贴了花票的两毛JF封而没有低价位的“裸封”之后,工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让俺逮着几次某几个邮商大户清仓扫“垃圾”的难得的好机会,以每枚三角以下搞到了一定的量,2004年上半年之后,就再也找不到货了,再后来有人开吵“体操”和“石油”封,***给俺的两毛封里也夹了些“体操”和“石油”,后来俺在较高的价位卖给了四达的老板王国强,还有许多品种重复的两毛封,都让王总以较高的价位给收去了(四达网站至今还保留那条收购0.20\0.50JF的滚动信息)。大概是2004年上半年,因为要配品种的缘故,我许以高价从卢工市场的王伟恩处收到了一些JF39卫生检疫封,但离配套(0.20JF大全套)还远远不够,前段时间又看到**网上有株洲老吴在收两毛纪念封,便打电话去问,许以高价收个别品种,人家说不卖,虽已收到3万多个了,但都是给下家的,自己只赚以分为单位的差价,我说叫你下家找找,有俺要配套的品种就让点吧,老吴说人家是做长线的,肯定不卖。这让笔者在失望之余又感到了一丝欣慰,虽然自己收不到封,但它们毕竟是流向了目光长远的投资者的仓储中,而不再被“消灭”在邮戳之下。回顾这几年来,原本正常的投资市场被不正常的政策扭曲变得极其地不正常了,但是理性终将战胜非理性,正规的邮资票品自身所蕴涵的价值终究会使其回归到收藏市场的主流之列。2003年,未贴上邮票的“裸封”邮商敢喊价一块、五角,那是因为他们认为已发行了10多年的邮资封应该值这个价,那么时至今日,在2007国人备战奥运,邮人备战邮市的大背景下,面值两毛,发行价为四毛的JF,又该如何定价呢,在邮人的心目中,又该如何定位呢,还是当年的连丑小鸭都不如的——垃圾封吗?让未来给我们答案,而这个未来的到来已为时不远了,难道非要在一堆沙里淘出金子后才蜂拥而来,抢个你死我活,而在此之前有人告诉你在这沙堆底下埋藏了许多金子,你却无动于衷,任由“邮市清洁工”将它视为垃圾而扫仓出门?或者金子就在你的手中,你却乖乖地将它供手相送他人?——只因它的光芒被黄沙所掩?
最近在网上偶见几篇关于“纪念邮资封”投资价值论述的好文章,如最新的几篇—— 《焦义智:市场将爆新热点——邮资封市场热点向邮资封扩散》、《潜力不容忽视的纪念邮资封(宝木)》、《JF邮资封酝酿发烧暴动(焦义智)》.其中《焦义智:市场将爆新热点——邮资封市场热点向邮资封扩散》一文对于近几年发行的缩量封之后市前景作了一个很客观、精确的评述,笔者也十分认同其阐述之观点,另外,本人还认为——2007继邮资片行情之后,很快就有一轮邮资封行情,且其力度绝对不亚于片,此行情将由缩量封引爆,然后逐渐向次新封扩散,并最终波及老封,而其中的缩量封和低档次新封(即所谓的“垃圾封”)将有令人刮目相看的非凡表现。焦义智最近写的邮文《JF邮资封酝酿发烧暴动(焦义智)》,对于有极大消耗量的低档次新封的投资前景有着独到、精辟的论述,本人十分赞同。封片本为同胞,在封被冷遇多年之后的今天,暮然回首,我们才发现许多品种的JF封由于被大量贴花票实寄(相比之下,前期一路狂涨的JP片则没什么自然消耗,除了个别集邮者首日、原地实寄。但其在市场上易找到量,所以中、短期内容易建仓,也因此使它成为坐庄者的首选吸筹对象,在行情起时,上涨的步伐也较其之“同胞”——封要快得多。),未被摧残之“处子之身”——“裸封”在邮市当中已鲜可见之,已是可进动物园的“稀有动物”了,再经近几年的几次邮政大销毁的折腾(无论其为“做秀”还是出于别的动机,其结果是经过几次规模不一的销毁,这些被“清算”的体积比起邮票要大得多——卖了又不值钱可能还得倒贴去北京、上海邮市的汽车油费但放着又占仓位的东西是真的越来越少了。),各地邮市已难觅其之芳踪,在许多资深藏家心中,它就如同急需保护的“珍稀动物”,也有一部分先知先觉者近期在悄悄吸货,前段时间在网上的邮资封片交易栏还不时可见大量(可以说是无限量)求购两毛封的交易贴(如株洲老吴等人的两毛纪念封收购贴),后来便销声匿迹了,不是这些买家没钱收了,而是根本找不到有量货源。因为在市场上跟本找不到有一定量的两毛纪念邮资封,网上也是如此。笔者曾几次亲自去上海卢工邮市收次新低档两毛纪念封,但每每扫兴而归,邮商们回应你收购之举的不是摇头摆手说没货,就是说97近十元高位套的——不卖!偶尔能见到网上以极低价跳两毛纪念封的贴子(大多是回应他人收购贴的),都是罕见之卖盘(估计是前几年做“贴票打折封”生意的留下的一部分未“糟蹋”掉的嫌放着占位置又没人开炒但卖了却能赚几个小钱做个小本就把它给抛了换筹买热门货。),可遇而不可求。原本手里有货的大户大多把它给贱卖了,好马不吃回头草,现在无论是多少的存世量,对于他们来说也没了吃货的好胃口,便使不出“回马枪”了。而习惯于短期内迅速建仓的“过江龙”因短时间内根本吸不到足够量的筹码,所以对于它也只有选择放弃或暂时的放弃。和两毛封同属一版块的难兄难弟还有0。50JF和0。80JF,同样,这两种封也有着惊人的实寄消耗,已有先知先觉者从这三个“潜力股”中下手,选择一些优秀题材或特殊品种在悄悄地吸筹,如石油封、区票封、孔子封、档案封、错封(如体操)等。笔者之所以以如此之大篇幅来强调两毛封之投资价值,那是因为它的品种不多不少,发行时间也较早,面值低,在打折时期其身价最低,消耗量也最大,极少数有耐心的投资者常年吸筹,在极低价位建好了仓,而低价两毛封对于其来说绝对是比原始股还低廉的首选筹码。只要有空间存货,有耐心守候,在冷市时买它绝对是亏不了的,而现如今转眼已到了2007年,邮市已告别了黑暗,迎来了胜利的曙光,这个时候吸筹所需的代价也相对高了,(但一元以下的现价其实也只能算得上是“次地板价”,在大行情来临之初以此之“次最低价”吸筹,其实是最佳之时机。和前期建仓者相比,少付了许多的利息和时间等额外成本。和97年相比,价格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还有一点不同,十年的套牢、消耗、销毁,其之存世量和流通量与当年相比,已有天壤之别。)但还是找不到量,特别是少数的庄家建仓题材。比如,如果有庄家想做非典、禽流感之后的卫生题材JF39的庄,那么几年时间的吸筹并不一定能吃到足够的量,因此也只好超出市场价来提价收购了,这样,部分品种的价格便会率先跃上一个台阶。大行情来到之时这些有庄品种便会脱颖而出,鹤立鸡群,其涨升之势有如脱缰之马,令人刮目相看,并开始关注其同类产品而最终影响到整个邮资封版块。
近来网上有几篇难得的好文章,如白云等人对于2007年的行情预测,本人觉得其阐述之观点独到,是具有理性的,乃合乎千百万炒邮大军舆论造势、造市大背景下的积极之举,现在连中央台这一政府喉舌也三番五次、隔三岔五地为邮市造市,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一个劲地追在要入市买货的人屁股后声嘶力竭地喊跌,甚至于不惜冒着“擦地板”而牺牲的危险也要拖住人家不肯止步的后腿呢,做空来不及补货的或未及时建仓的当另寻机会从其它品种中下手,而不能唱反调,这不符合人心之所向,大势之所趋,应当以一颗平常心去应对邮市风云。如果投资市场终年下跌才是正常的话,那我们都应拍拍屁股撤退走人——远离它了!笔者也认为2007年首先是个涨势为前所未有的封片年,而后是其它版块的轮动,行情如果发展得好的话,由众多版块联合的大盘赶超“2001”是不在话下,往更深层次发展,即使大盘普涨不能超过“1997”,为数不少的部分品种也能超越97,再造“飞天神话”。因为没有暴利的示范效应就没有趋利者,也就没有投资者。一个品种是否有投资价值不能单看其发行量,更应注重其存世量与市场流通量。有些邮资票品发行量大得惊人,存世量却小得惊人,历经沧桑岁月的洗礼之后,“大路货”便摇身一变成了珍邮——例如文革票。如今,这类东西最好的去处是拍卖行,应为它的市场流通量太小了,根本无法作为庄家建仓的首选品种。而存世量小,但又有一定的市场流通量,这种东西无疑是当今的投资者最好的选择。在这些品种中间,常有一些丑小鸭,在不经间便变成了白天鹅,一飞冲天。这是因为它们往往有着不好的出身,如大的发行量,所以长期不受人重视,被视为异类甚至是垃圾,等到大家发现它已是存世量不多的“稀有动物”时,方加于“保护”、“收养”,而此时的它也已身价倍增。例如97年的小本票。笔者曾看到“美美军团”一篇潜力品种分析的邮文中把两毛封的存世量估算为原发行量的十分之一,笔者对此定性也大致认同,贴花票实寄消耗的量是你所想象不出的惊人,这一点可以去问问在上海卢工的王伟恩,问问他经其之手被贴上打折票而“销毁”的两毛封是多大的量(我看比邮政销毁的量还大,呵呵!),无论邮政究竟将其销毁了多少,它被大量地自然消耗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也是许多没有集邮的中、大学生所知的事实。其实自然的消耗是最好的“销毁”,邮政的人为 “销毁”是在邮品因没有消耗快成“花纸头”的情况下不得以而出之的“下策”。它带有作秀与遮人耳目的性质。JF39后的次新封,三四百万的发行量,如按“美美军团”两毛封的存世量定为原发行量的十分之一的估算方法,那就只有三四十万的存世量了,可是笔者要在此强调的是——市场流通量,目前市场上你如果想要建一个两毛纪念邮资封的仓,那是难上加难,因为市场上的浮筹已少得可怜,高位套的不卖,低价买的想卖的早已卖了,不想卖的想留在手里期待“以小搏大”,你出的价不够高,他是坚决不卖的,干脆扔在那期待它有朝一日一飞冲天,不要说现在收两毛封挑品种,就是全部切,也很难收到多少的量。不信你挂个贴试试,而其它版块的就不一样了。这是因为两毛封现在在投资者心中的定位难的问题所造成的,究竟该有何身价呢?10人中也许就有10种的分歧,就连网上报价,长期以来,也一直没有它的份,真的是连垃圾都不如,垃圾它还有收购价呢,没有买卖双方认同的价格,就不好做生意了(最近已有焦义志和上海老潘在做义务报价员,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做这件大好事。)。但是,它却是正规的邮资票品,是极少数的对外(国外)销售的邮品,难道中国邮政会厚颜无耻到往外国倒“垃圾”吗?不会,要倒也要倒在中国邮市。我们先来核算一下现在的一枚两毛封的自身所有的价值(排除增值、炒作等因素),两毛邮资,这是保值的,封,比起邮局里一毛钱一个的“标致封”漂亮多了,具有了更多的集邮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后者不知该如何换算成人民币,但前者是可以算出来的,问问小学生就有答案了,你是要花一毛钱买X市的土黄色的“牛皮纸封”呢还是愿意花两角甚至更多的钱买国家邮政局发行的漂亮的纪念邮资封呢?答案肯定是后者,中小学生不爱使用牛皮纸信封是有原因的,不是不够厚,而是单一、呆板、不美观,而国家邮政规定要用邮政发行的正规封,那就用国家邮政局发行的JF封吧,图案漂亮,且包涵了许多文化信息,又可在实寄时畅通无阻,无人敢阻、敢退。所以,现在的两毛封已经迈进保值的底线,只是因其具有此实用价值,但它是地位仅次于邮票的集邮产品,发行之初就具有了集邮价值,历经十年的岁月洗礼了,原本是该有不菲的增值,可是,这些价值怎么都不见了呢,人们非但不肯定这些价值,甚至于要践踏它的实用价值,更有人污蔑其为“垃圾”,说其发行量太大,三四百万——天量垃圾,可是,猴票的发行量比它小吗?大!是因为猴票有实寄消耗?可如今邮资封被消耗的量比它还大,为什么还有人说它是垃圾呢?如果它的身价和猴票相同,还有人会说它是垃圾吗?写到这,又让笔者联想到了文革票.这是一个最具说服力的例子,当年,文革票的发行量多在千万以上,其发行背景是政治动荡的近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当时集邮被列为“封资修”活动之一,遭到革命派的通缉。在这种大背景下,大部分的文革邮票直接进入了邮政通信领域,再加上集邮家手里被抄走而销毁的,留存至今的已少之又少。无心插柳柳成荫,邮票的损毁者竟成了珍邮的缔造者。“物以稀为贵”,文革邮票因此而成为新中国邮票珍品。
现在,邮资封已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许多人老挂在嘴边的“封不如票”的说法就像初集邮的无邮识者般幼稚、可笑,可他还自以为引用的是什么经典的大道理到处去说教。近几年来,因受大众的欢迎,邮政局也敞开大门——推出了企业邮资信封印制业务,为企业对外进行形象(CI)、产品、服务宣传的架桥搭线,使用方便、广告费效比高。各地也有许多集邮爱好者加入了地方邮资封的收藏队伍,相信假以时日,它必将推动“国版封”的收藏热潮。以下是个企制作一枚邮资封或一般信封所需的成本。
邮资封制作价目表
基本规格 单价 备注
230mm*120mm(六号信封) 1.20元/枚 已含0.80元邮资费
230mm*120mm(六号信封) 1.00元/枚 已含0.60元邮资费
230mm*160mm(七号信封) 1.30元/枚 已含0.80元邮资费
说明:
1、 邮资信封的用纸为120克/每平方米的胶版印刷纸, 具体纸型由国家邮政局统一确定。
2、 每一图案或邮资面值的邮资封最低印刷数量为5000枚,并以5000枚为递增单位,凡印量达到500万枚以上的可单独申请一枚专用邮资图案。
一般印制信封价格表
型号 80g普通信封 80g开窗信封 100g普通信封 100g开窗信封
2号 0.12 0.13 0.13 0.14
5号 0.13 0.14 0.15 0.16
6号 0.14 0.16 0.16 0.17
7号 0.20
9号 0.45
备注:以上为二色印刷价格。
三色印刷在二色印刷的基础上增加0.01元/个。四色印刷在二色印刷的基础上增加0.02元/个。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邮资封的邮资图、封的色彩越多,印刷成本越高,制作一枚普通或开窗的无邮资信封,价格为近0。20元,而制作一枚230mm*120mm(六号信封)邮资封,0.80元邮资的为1.20元/枚,0.60元邮资的为1.00元/枚,由此类推,现在如果要申请印一枚邮政局印制的面值为0。20元的邮资封,其造价应是0.60元。而由国家邮政局印制的邮资封,每枚都经过精心设计,其中不乏名家手笔。这是个企申请印制的企业邮资封所无法比拟的,在集邮活动兴旺之时,邮品的价值便已脱离、超越了面值的实用价值,而增加了集邮价值与投资价值,如今许多品种的JF刚从低于发行价0。40元而打折的尴尬境遇中挣脱出来,而邮市大势向好,许多邮人开始补充自己的收藏品,其实从97年开始,邮政发行的JF邮资封除了邮资面值外封的附加值已达0.40元,即0.50JF发行价为0.90元,0.80JF发行价为1.20元.而中期封0.20JF发行量要比后者少,发行时间早,消耗量更大,在集邮者、收藏者手中的沉淀量也较大.因为它发行于97年之前,在两次邮市大潮中都曾成为领军品种。而97年后发行的邮资封就很少有高位套牢盘,所以现在市场上两毛封难觅芳踪,因为部分的两毛封被一些真正的集邮者首日、原地实寄了,大量的的两毛封在投资者手里高位套着,而更大的惊人的、难以估计的量被邮戳给销掉了!(未完待续)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