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报》最近连续发表了两篇文章,探讨关于《钢琴与古琴》邮票中“古琴”邮票的原地问题,这两篇文章中列出了“古琴”邮票的两个原地——湖北厉山和江苏常熟。我的观点是,在中国古琴到底是“何人、何时、何地发明的”等问题仍然没有一个准确定论的今天,“古琴”邮票的原地问题不具有排他性。窃以为,安徽的黄山也应该是它的原地之一,理由如下。
有古琴文化遗迹。黄山,是头顶“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三顶桂冠的天下奇山,其中的“黄山古琴文化遗迹”,就是其世界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这些“黄山古琴文化遗迹”有:位于黄山始信峰处的“琴台”,位于琴台处的“丽田生弹琴处”摩崖石刻,位于琴台弹琴处的“聚音松”及其摩崖石刻,位于云谷寺旁的江丽田墓,位于云谷寺下方的“清音”琴台及其摩崖石刻,位于桃源景区的“鸣弦泉”及其摩崖石刻,位于西海排云亭对面的“仙女弹琴”和“天狗听琴”景观等。
有古琴艺术名家。黄山籍古琴名家有:江丽田,字兼如,号丽田。黄山市歙县江村人,清代雍正至乾隆年间隐士,中年云游归来后即隐居黄山云谷寺,研琴吟诗,被称作“中州正派代表性琴家”,并对广陵派古琴艺术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黄山始信峰,因其在此独坐“弹琴赋诗竟日忘返”而被称作“琴台”。著有《丽田琴谱》、《龙峰剩稿》、《黄海记游诗》等古琴、诗文专著。
程雄,字颖庵,黄山市休宁县人。幼时喜骑射击剑,后弃而学琴。“离北平而遨游四方,以琴名世,侨寓武林西湖之上。”得韩石耕、陈山岷指法,“所弹曲操……一时无出其右者”。著集《抒怀操》,收在《松风阁琴谱》中。其中《九还操》、《松风引》是自叙性作品。
戴长庚(公元 1776~1833年),字雪香,黄山市休宁县人。他年近 50才开始向韩桂(古香)学琴,为的是帮助弄清律吕中的道理。著有《律话》一书。书中所收谱曲中,有他自制的两曲。
有古琴琴谱专著。据不完全统计,黄山古琴家所著琴谱至少有《丽田琴谱》、《二香琴谱》、《松风阁琴谱》等多部。
有古琴名家事迹。关于这些黄山古琴家的事迹,均能从诸多权威的古籍、方志中寻得记载,如《徽州府志》、《黄山志定本》、《歙县志》、《休宁县志》、《随园诗话》、《歙事闲谭》、《扬州画舫录》、《自远堂琴谱》、《二香琴谱》、《松风阁琴谱》等。
有古琴名曲曲谱。据不完全统计,黄山古琴家所作或所弹古琴曲谱有《塞上鸿》、《潇湘水云》(江丽田作),《松风引》、《九还操》(程雄作),《洞庭秋思》(戴长庚、蒋文勋作)等。
有“古琴歙砚”佐证。黄山是中国歙砚之乡,古琴自古就是歙砚的创作摹本之一。古琴形歙砚大量存在的现象本身,就足已成为“黄山古琴氛围浓郁”的明证。著名砚雕家郑寒创作的《古琴歙砚》,古朴幽雅,浑然天成,大有“未成曲调先有情”之美韵。最为妙绝的是,那古琴上的琴弦,巧夺天工地利用了砚石石材中的天然线纹,以琴入砚,以砚为琴,如此奇迹他处不具。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鉴于黄山有古琴遗迹、有古琴名家、有古琴琴谱、有古琴记载、有古琴佐证等缘由,“古琴”邮票的原地,安徽的黄山市理应占有一席之地。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
30